字好书
蓦山溪

《蓦山溪》

时间: 2025-05-02 11:04:20

诗句

冰姿绰约,翠袖翻青露。

林下谢夫人,依然是、故家风度。

搔头玉重,云髻不胜寒,绣帘疏,凉月细,一点香来处。

清标一插,脉脉秋如许。

无语对西风,恍当年、六朝琼树。

幽窗深锁,莫厌惜娉娉,瑶台路,藐姑仙,恐跨青鸾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04:20

原文展示:

蓦山溪
冰姿绰约,翠袖翻青露。
林下谢夫人,依然是故家风度。
搔头玉重,云髻不胜寒,
绣帘疏,凉月细,一点香来处。
清标一插,脉脉秋如许。
无语对西风,恍当年六朝琼树。
幽窗深锁,莫厌惜娉娉,
瑶台路,藐姑仙,恐跨青鸾去。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美丽的女子,身姿婀娜,衣袖轻翻,在清晨的露水中显得格外清新动人。她在林中如同谢道韫一样,依旧保持着家族的优雅风度。她微微撩动头发,感到寒意袭来,珠钗在头发上显得沉重,透过绣帘,凉月如水,似乎有一缕香风徐来。她把清标插在耳边,感受到深秋的柔情。面对西风,她无法言语,仿佛又回到了六朝时期的琼树下。幽静的窗户紧锁,别厌倦这娉娉的美好,通往瑶台的路上,恐怕要跨越青鸾而去。

注释:

  • 冰姿绰约:冰雪般清冷的姿态,形容女子的美丽。
  • 翠袖翻青露:翠绿色的衣袖在晨露中轻轻翻动,表现出轻盈和优雅。
  • 林下谢夫人:指谢道韫,东晋女诗人,以才情和美貌著称,象征高雅的女性气质。
  • 搔头玉重:用手轻轻整理头发,头饰显得沉重,暗示女性的美丽与负担。
  • 凉月细:凉爽的月光微弱而细腻,营造出一种冷清的夜晚氛围。
  • 清标:清新高雅的标志,可能指美好的品德或气质。
  • 脉脉秋如许:深情款款的秋天如同这样,表达对秋天的感慨。
  • 无语对西风:面对西风无言,以风象征时光流逝。
  • 六朝琼树:六朝时期美丽的树木,暗指当年的繁华。
  • 莫厌惜娉娉:不要厌倦这美好的事物,娉娉指代美好的女子。
  • 瑶台路,藐姑仙:指向瑶台的路,提到姑姑仙女,暗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恽,元代诗人,字仲齐,号觉斋,生活在元朝时期。他的诗歌多蕴含深厚的文化底蕴,喜爱描绘自然景象与人文情怀,风格清新独特。

创作背景:

《蓦山溪》创作于元代,社会动荡不安,诗人在这种环境中,借助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体现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

诗歌鉴赏:

《蓦山溪》是一首典型的元代词作,融合了优雅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诗中的女子,象征着一种理想的美,既有冰清玉洁的外表,又有深厚的文化内涵。王恽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下孤独的感慨。

整首诗的意象交错,细腻而富有层次感。开篇的“冰姿绰约”便抓住了读者的眼球,紧接着用“翠袖翻青露”描绘出女子在晨露中的轻盈,给人以清新自然的感觉。诗中提及的谢道韫,既是对才女的赞美,也是对传统女性美德的传承。

此外,诗中反复出现的秋意和西风,营造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仿佛暗示着岁月的流逝与无常。诗人在表达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怀念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无情的感慨,显得格外动人。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悠远,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冰姿绰约:形容女子的姿态如冰般清冷,突出其美丽。
  2. 翠袖翻青露:衣袖轻翻,表现出女子的轻盈与优雅。
  3. 林下谢夫人:借用谢道韫的形象,强调女子的高雅气质。
  4. 搔头玉重:整理头发,暗示着女性的美丽与负担。
  5. 绣帘疏,凉月细:透过绣帘,描绘出清冷的夜晚。
  6. 清标一插,脉脉秋如许:清新的标志,深情的秋意。
  7. 无语对西风:面对西风无言,象征时光流逝。
  8. 恍当年六朝琼树:回忆曾经的繁华。
  9. 幽窗深锁:内心的孤独与封闭。
  10. 莫厌惜娉娉:珍惜美好的事物。
  11. 瑶台路,藐姑仙:向往美好的境地,象征梦想。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冰姿”比喻女子的清丽。
  • 拟人:如“无语对西风”,赋予风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清标一插,脉脉秋如许”,展现了诗的工整和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理想女性形象的向往,情感基调深沉而细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冰姿:象征清凉与高洁。
  2. 翠袖:代表优雅与轻盈。
  3. :象征成熟与凋零。
  4. 西风:象征时光流逝。
  5. 瑶台:象征理想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谢夫人”是谁?

    • A. 王恽的母亲
    • B. 东晋女诗人谢道韫
    • C. 唐代的女子诗人
    • D. 元代的皇后
  2. 诗的意境主要是围绕哪个季节展开?

    • A. 春
    • B. 夏
    • C. 秋
    • D. 冬
  3. “无语对西风”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欢愉
    • B. 沮丧
    • C. 怀念
    • D. 期待

答案

  1. B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王恽《蓦山溪》 vs 李清照《如梦令》
    • 王恽的作品强调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和珍惜,李清照则更加突出爱情的柔情与细腻。两者都展现了女性的优雅,但情感表达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元代诗歌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王恽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题池州翠光寺 满江红 其二 登黄鹤楼有感 题雩都华严寺 送轸上人之庐山 满江红 满江红·遥望中原 寄浮图慧海 从驾游内苑应制 题翠岩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鹵字旁的字 封疆大吏 糸字旁的字 红红火火 病字头的字 示字旁的字 劚山觅玉 高门大屋 扈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曾经沧海 绞丝旁的字 束胁 向天而唾 诲淫诲盗 小伙子 歹毒 淹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