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8:17: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8:17:54
原文展示: 白纻辞二首 其一 朱丝玉柱罗象筵。 飞琯促节舞少年。 短歌流目未肯前。 含笑一转私自怜。
白话文翻译: 红色的丝弦和玉制的柱子装饰着象牙的宴席。 快速的琯声催促着年轻的舞者起舞。 短小的歌声流转,目光却不愿前移。 含着微笑轻轻一转,暗自怜惜。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萧衍(464-549),字叔达,南朝梁武帝,南朝梁的开国皇帝。他不仅是政治家,也是文学家,尤其擅长诗歌创作。他的诗歌多表现宫廷生活和文人雅趣,风格典雅,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宫廷宴会的场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宴会上的音乐、舞蹈和人物情感。诗中通过对乐器的精致描写和对舞者动作的生动刻画,传达了一种宫廷生活的奢华和人物内心的微妙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精致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南朝宫廷生活的奢华和人物内心的微妙情感。诗中“朱丝玉柱罗象筵”一句,以华丽的语言描绘了宴会的场景,红色的丝弦和玉制的柱子,以及象牙装饰的宴席,都体现了宫廷的奢华。而“飞琯促节舞少年”则生动地描绘了宴会上的音乐和舞蹈,快速的琯声催促着年轻的舞者起舞,展现了宴会的欢乐气氛。后两句“短歌流目未肯前,含笑一转私自怜”则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传达了人物内心的复杂情感,短小的歌声和流转的目光,以及含笑轻轻一转的动作,都体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自我怜惜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宫廷宴会的场景,展现了宫廷生活的奢华和人物内心的微妙情感。诗中通过对乐器的精致描写和对舞者动作的生动刻画,传达了一种宫廷生活的奢华和人物内心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朱丝玉柱”指的是什么? A. 红色的丝弦和玉制的柱子 B. 红色的丝线和玉制的柱子 C. 红色的丝弦和玉制的柱子 D. 红色的丝线和玉制的柱子 答案:A
诗中“飞琯促节”描绘的是什么? A. 快速的琯声 B. 快速的琯声和节奏 C. 快速的琯声和舞蹈 D. 快速的琯声和节奏 答案:B
诗中“含笑一转私自怜”表达了什么情感? A. 自我怜惜 B. 自我怜惜 C. 自我怜惜 D. 自我怜惜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