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1:07: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07:23
《虞美人(述古移南郡·般涉调)》
作者: 张先 〔宋代〕
恩如明月家家到。无处无清照。
一帆秋色共云遥。眼力不知人远上江桥。
愿君书札来双鲤。古汴东流水。
宋王台畔楚宫西。正是节趣归路近沙堤。
这首诗的开头写道,恩情如同明亮的月光,普照每一个家庭,处处都有清辉照耀。接着,一帆的秋色与远处的云彩相映成趣,然而我的眼力却不知你在江桥的另一头有多远。我希望你能写信给我,像双鲤一样,带来你的消息。古老的汴水东流,宋王台旁的楚宫在西边,这正是节日的情趣,归路近在沙堤。
张先,字公度,号希白,宋代词人,擅长小令与长调,作品以细腻、柔婉著称。他的词风受到了李清照和温庭筠的影响,常常表达个人的情感与生活的细节。
此词创作于南宋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作者在此背景下,借用自然景物来抒发个人情感,表达对亲友的思念及对节日的期盼。
这首《虞美人》通过优雅细腻的语言,展现出一种深厚的情感。开篇以“恩如明月”引入,既描绘了温暖的情感,又传达出普遍的情义。接着,诗人通过秋色与云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辽阔而又孤寂的意境,使得读者能感受到那种“眼力不知人远”的无奈与思念。诗中提到的“双鲤”不仅是对书信的寄托,也象征着对彼此情感的期盼。
此外,诗人将古老的汴水与宋王台、楚宫的地理位置结合,赋予了诗歌更深的历史感和文化内涵。最后一句“正是节趣归路近沙堤”,传达出节日近在咫尺的愉悦感,暗示着对团圆的渴望。整首词巧妙地将自然景物与人情交融,体现了古典诗词的独特魅力。
这首词的主题是对亲情与友情的思念,同时也表达了对节日团聚的期盼,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人际关系的珍视。
“恩如明月”中的“恩”指的是?
A. 亲情
B. 恩情
C. 友情
答案:B
“一帆秋色共云遥”中“秋色”指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答案:C
诗中提到的“双鲤”象征什么?
A. 书信的传递
B. 水中的鱼
C. 朋友
答案:A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深入理解古典诗词的魅力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