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7:01: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7:01:07
祀寒山先墓
作者: 德隐 〔清代〕
一天风雨倍伤离,回首寒泉曲涧西。
伯道祠边猿独唳,中郎墓上鸟空啼。
尘飞台阁书还在,雪压松筠鹤自栖。
从此素丝凭世染,漫怜志与白云齐。
这一天风雨交加,伤感的离别更加深重,回头看去寒泉流淌在曲折的山涧之西。
伯道祠旁猿猴孤独地啼叫,中郎的墓上鸟儿空自悲鸣。
尘土飞扬的台阁上书信仍在,积雪压弯了松竹,仙鹤自在地栖息。
从今往后,心中的素丝将被世俗所染,任由我怜惜与白云齐飞的志向。
德隐,清代诗人,生平较为隐秘,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风格清新而富有情感。
这首诗作于对一位先人的祭奠之时,借以抒发对离别、孤独与人生理想的思考。在风雨交加的环境中,作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内心的感伤与对理想的追求。
《祀寒山先墓》是一首深具情感的诗,透过风雨的意象,诗人表达了对离别的深刻感受。开篇的“风雨倍伤离”不仅描绘了天气的恶劣,更象征了离别带来的心理创伤。紧接着的“回首寒泉曲涧西”,则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的回忆,伴随自然景色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孤独而又哀伤的氛围。
在中间的两句中,猿啼和鸟鸣的意象,进一步加强了孤独的感觉。两种动物的叫声似乎在回应诗人的内心,传达出一种无言的哀伤。而“尘飞台阁书还在”则给人一种时间流逝但情感依旧的感觉,尽管身在尘世,书信的存在却象征着无法割舍的过去。
最后两句“从此素丝凭世染,漫怜志与白云齐”,是全诗情感的升华。诗人意识到,理想与志向在世俗面前往往会受到污染,但他依然愿意与白云共舞,追求那份高洁。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巧妙地融合了个人情感与哲理思考,展现出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本诗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痛苦与对理想的追求,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动物的情态,表现出一种深邃的孤独与哲理思考。
诗中“伯道”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诗中提到的“中郎”指的是什么?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通过以上的分析与学习,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祀寒山先墓》的情感内涵与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