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52: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52:05
河传(二之二·仙吕调)
作者: 柳永 〔宋代〕
淮岸。向晚。圆荷向背,芙蓉深浅。
仙娥画舸,露渍红芳交乱。
难分花与面。采多渐觉轻船满。
呼归伴。急桨烟村远。
隐隐棹歌,渐被蒹葭遮断。
曲终人不见。
在淮河的岸边,傍晚时分,圆圆的荷叶遮挡着,芙蓉花的色彩深浅相间。
仙女般的画舸轻轻摇曳,露水浸润着红色花瓣,交织在一起。
难以分清花与人的面容。采花的人逐渐感到小船已经满载。
呼唤着归伴,急忙划桨驶向烟雾缭绕的村庄。
隐隐约约的船歌,渐渐被芦苇遮断。
曲子结束后,人影不见。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仙娥”在古代文学中常用来形容美丽的女子,尤其是在描写有仙女般气质的女性时。荷花和芙蓉都是常见的水边花卉,象征着美丽与柔情。
作者介绍
柳永(987年-1053年),字耆卿,号楚材,宋代著名词人,善于描写风景和人物情感。他的词风细腻柔美,擅长表现男女情爱与生活情趣。
创作背景
《河传》创作于宋代,诗人在这个时期的社会背景中,士人生活多受到文人雅士的影响,倾向于追求情感的细腻表达。柳永的词作大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活场景和情感状态。
《河传(二之二·仙吕调)》是柳永的一首经典词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傍晚时分淮河岸边的自然风光和人情景象。词的开头以“淮岸。向晚。”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立即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的黄昏景象中。接下来的“圆荷向背,芙蓉深浅”通过对荷叶和芙蓉花的描写,生动展现了傍晚时分的自然美。
词中“仙娥画舸”描绘了美丽的女子与船的结合,传达出一种轻盈和优雅的气息。随着“难分花与面”的出现,诗人巧妙地将自然与人融为一体,使得花与人的美丽交融,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最后,随着“曲终人不见”的落幕,诗人用几句简短的文字,表现了离别的淡淡忧伤。这种隐约的情感,在词的最后通过“隐隐棹歌,渐被蒹葭遮断”得以升华,描绘了美好瞬间的逝去,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表现了对美好瞬间的珍惜和对离别的惆怅,体现出一种淡淡的抒情风格,传达出人生如梦的哲理。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结合在一起,构成了诗歌的整体氛围,传达出一种温柔而幽远的情感。
诗词测试
“淮岸。向晚。”中的“向晚”指的是哪个时间段?
A. 早晨
B. 中午
C. 傍晚
D. 深夜
诗中“仙娥”指代的是:
A. 一位神仙
B. 美丽的女子
C. 一位仙女
D. 一位画家
“隐隐棹歌,渐被蒹葭遮断。”这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伤感
C. 愤怒
D. 兴奋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