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鸱夷子皮赞

《鸱夷子皮赞》

时间: 2025-04-27 12:13:08

诗句

龙蟠幽谷,非时则伏。

蝉蜕高枝,饮露而飞。

进如风行,退若云归。

冥冥其几,赫赫其居。

于越霸兴,强吴荡荑。

功成不居,先生得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13:08

原文展示:

鸱夷子皮赞 龙蟠幽谷,非时则伏。 蝉蜕高枝,饮露而飞。 进如风行,退若云归。 冥冥其几,赫赫其居。 于越霸兴,强吴荡荑。 功成不居,先生得之。

白话文翻译:

龙蟠在幽深的山谷,时机未到则潜伏。 蝉蜕变于高高的树枝,吸食露水而飞翔。 前进如同风一般迅速,后退则像云一样归隐。 在幽暗中隐约可见,在显赫中安居。 越国兴起称霸,强大的吴国被摧毁。 功成名就却不居功,先生得到了这种境界。

注释:

  • 龙蟠幽谷:比喻隐居不出的贤人。
  • 非时则伏:时机未到则潜伏。
  • 蝉蜕高枝:比喻贤人脱俗高飞。
  • 饮露而飞:比喻贤人清高自守。
  • 进如风行:前进迅速如风。
  • 退若云归:后退隐退如云归山。
  • 冥冥其几:在幽暗中隐约可见。
  • 赫赫其居:在显赫中安居。
  • 于越霸兴:越国兴起称霸。
  • 强吴荡荑:强大的吴国被摧毁。
  • 功成不居:功成名就却不居功。

诗词背景: 作者李华是宋代诗人,生平不详。这首诗赞颂了一位隐士的高尚品质和非凡成就,通过龙、蝉等意象,表达了隐士不随波逐流,功成身退的理想境界。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龙蟠幽谷、蝉蜕高枝等意象,描绘了一位隐士的高洁形象。诗中“进如风行,退若云归”一句,既表现了隐士行动的迅速和隐退的从容,又体现了其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最后两句“功成不居,先生得之”,强调了隐士功成身退,不居功自傲的高尚品质,体现了作者对这种理想人格的赞美和向往。

诗词解析:

  • 首句“龙蟠幽谷,非时则伏”,以龙为喻,形容隐士潜伏待时。
  • 次句“蝉蜕高枝,饮露而飞”,以蝉为喻,形容隐士脱俗高飞。
  • 三、四句“进如风行,退若云归”,用风和云比喻隐士行动的迅速和隐退的从容。
  • 五、六句“冥冥其几,赫赫其居”,形容隐士在幽暗中隐约可见,在显赫中安居。
  • 七、八句“于越霸兴,强吴荡荑”,通过历史事件,暗示隐士的非凡成就。
  • 末句“功成不居,先生得之”,强调隐士功成身退,不居功自傲。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龙蟠幽谷”、“蝉蜕高枝”等,通过比喻形象地描绘了隐士的形象。
  • 对仗:如“进如风行,退若云归”,通过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颂隐士的高洁品质和非凡成就,体现了作者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对功成身退的理想人格的赞美。

意象分析:

  • 龙:象征隐士的潜伏待时。
  • 蝉:象征隐士的脱俗高飞。
  • 风:象征隐士行动的迅速。
  • 云:象征隐士隐退的从容。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龙蟠幽谷”比喻什么? A. 隐士的潜伏待时 B. 隐士的行动迅速 C. 隐士的隐退从容 答案:A

  2. 诗中“蝉蜕高枝”比喻什么? A. 隐士的潜伏待时 B. 隐士的脱俗高飞 C. 隐士的隐退从容 答案:B

  3. 诗中“进如风行,退若云归”体现了隐士的什么特点? A. 行动迅速和隐退从容 B. 潜伏待时和脱俗高飞 C. 功成身退和不居功自傲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表达了隐士归隐田园的理想。
  • 王维的《山居秋暝》:描绘了隐士在山中的宁静生活。

诗词对比: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与李华的《鸱夷子皮赞》:两者都表达了隐士归隐的理想,但陶渊明的诗更侧重于田园生活的描绘,而李华的诗则更侧重于隐士的高洁品质和非凡成就。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李华的《鸱夷子皮赞》及其他宋代诗人的作品。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古代诗歌的详细鉴赏和解析。

相关查询

行香子 行香子 李会首问道 行香子三首 其三 三十初度自寿 行香子 其一 有嘅 行香子 三十初度自寿 行香子 寒食雨窗约远春弟同作 行香子 行香子 行香子 游并州双塔寺 行香子 九月初三,和螺川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癫癫倒倒 包含骼的词语有哪些 希音 虎超龙骧 缺蟾 殊形 践规踏矩 釒字旁的字 消磨岁月 艸字旁的字 月字旁的字 尽古 积习成常 十字旁的字 车字旁的字 先忧后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