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春游吟

《春游吟》

时间: 2025-04-30 05:21:51

诗句

初春遍芳甸,千里蔼盈瞩。

美人摘新英,步步玩春绿。

所思杳何处,宛在吴江曲。

可怜不得共芳菲,日暮归来泪满衣。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21:51

原文展示:

春游吟 初春遍芳甸,千里蔼盈瞩。 美人摘新英,步步玩春绿。 所思杳何处,宛在吴江曲。 可怜不得共芳菲,日暮归来泪满衣。

白话文翻译:

初春时节,芳草遍布田野,千里之外都弥漫着春光。 美丽的女子采摘着新鲜的花朵,每一步都沉浸在春绿之中。 她思念的人儿在哪里呢?仿佛就在吴江的弯曲处。 可惜不能与他共享这芳菲的春光,日暮时分归来时泪水沾满了衣襟。

注释:

  • 芳甸:指长满芳草的田野。
  • 蔼盈瞩:形容春光充盈,视野所及之处都充满春意。
  • 新英:新鲜的花朵。
  • 杳:遥远,不明确。
  • 吴江曲:吴江的弯曲处,这里可能指诗人思念的人所在的地方。
  • 可怜:可惜。
  • 芳菲:指花草的香气,这里代指美好的春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华,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风格清新自然,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此诗描绘了初春时节的景色和一位女子的春游情景,以及她因思念而产生的哀愁。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诗人春游时,触景生情,思念远方的亲人或爱人,因而创作了这首诗,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远方人的思念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初春的芳草和春光为背景,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春游时的情景。诗中“初春遍芳甸,千里蔼盈瞩”描绘了春光的广阔和充盈,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美人摘新英,步步玩春绿”则通过女子的动作,展现了她对春天的喜爱和享受。然而,“所思杳何处,宛在吴江曲”一句,突然转折,表达了女子对远方人的思念,使得整首诗的情感变得深沉。最后两句“可怜不得共芳菲,日暮归来泪满衣”更是将女子的孤独和哀愁推向高潮,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感伤的色彩。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初春遍芳甸,千里蔼盈瞩”:描绘了初春时节,芳草遍布田野,春光充盈,视野所及之处都充满春意。
  • “美人摘新英,步步玩春绿”:通过女子的动作,展现了她对春天的喜爱和享受。
  • “所思杳何处,宛在吴江曲”:表达了女子对远方人的思念,使得整首诗的情感变得深沉。
  • “可怜不得共芳菲,日暮归来泪满衣”:将女子的孤独和哀愁推向高潮,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感伤的色彩。

修辞手法:

  • 拟人:“千里蔼盈瞩”中的“蔼盈瞩”拟人化地描述了春光的充盈。
  • 比喻:“宛在吴江曲”中的“宛在”比喻了女子思念的人仿佛就在不远处。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光和女子的春游情景,表达了女子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远方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因思念而产生的哀愁。

意象分析:

  • 芳甸:象征着生机勃勃的春天。
  • 新英:象征着新鲜和美好。
  • 吴江曲:象征着远方和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美人摘新英”中的“新英”指的是什么? A. 新鲜的花朵 B. 新鲜的果实 C. 新鲜的叶子 D. 新鲜的草 答案:A

  2. 诗中“所思杳何处”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愤怒 C. 思念 D. 惊讶 答案:C

  3. 诗中“可怜不得共芳菲”中的“芳菲”指的是什么? A. 芳草 B. 芳香 C. 芳菲的春光 D. 芳菲的花朵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描绘了春天的景色,但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 王维的《相思》:表达了深深的思念之情,与本诗的情感相呼应。

诗词对比:

  • 李白的《春思》:与本诗同样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思念之情,但李白的诗更加豪放,而本诗则更加细腻和感伤。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李华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提供了对古典诗词的深入分析和鉴赏。

相关查询

兰陵王 柳 兰陵王 为范兰题秋院凉思图 兰陵王 兰陵王 丁亥重阳悼先长兄 兰陵王 秋日忆别用清真韵 兰陵王 金陵客中依清真韵 兰陵王 其一 春恨 兰陵王·京师中央公园残莲 兰陵王 忆旧 兰陵王 咏闺人簸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字头的字 铜心铁胆 败子 包含纁的词语有哪些 秋收冬藏 进道若踡 枕山负海 谪外 升扶 撺箱 包含莞的词语有哪些 鼓字旁的字 包含笙的词语有哪些 龝字旁的字 自字旁的字 无害都吏 备预不虞 長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