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戊寅入岭丁亥上元游碧落洞

《戊寅入岭丁亥上元游碧落洞》

时间: 2025-05-10 09:55:47

诗句

乳床奇诡鉴清涟,碧落真人古洞天。

十载南游才一到,不访重补到难篇。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9:55:47

原文展示

戊寅入岭丁亥上元游碧落洞 李华 〔宋代〕

乳床奇诡鉴清涟, 碧落真人古洞天。 十载南游才一到, 不访重补到难篇。

白话文翻译

乳白色的岩石奇特而诡异,映照着清澈的水波, 碧落洞中住着古代的真人,这是一个古老的洞天。 我十年来南游,才第一次来到这里, 如果不再次探访,恐怕难以补写到这篇难以到达的篇章。

注释

  • 乳床:指乳白色的岩石。
  • 奇诡:奇特而诡异。
  • 鉴清涟:映照着清澈的水波。
  • 碧落:指碧落洞,一个地名。
  • 真人:古代道教中的仙人。
  • 古洞天:古老的洞天福地。
  • 十载南游:指作者十年来南游的经历。
  • 不访重补到难篇:如果不再次探访,恐怕难以补写到这篇难以到达的篇章。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华是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他的诗作多以自然景色和游历为主题,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景物的细腻之美。这首诗是他在南游途中,到达碧落洞时的感慨之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具体年份不详。诗人在南游途中,经过十年的时间,才第一次到达碧落洞。诗中表达了他对这次难得的游历的珍惜,以及对未来可能难以再次到达的担忧。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碧落洞的奇特景色和古老氛围。首句“乳床奇诡鉴清涟”通过“乳床”和“奇诡”两个词,形象地描绘了洞中岩石的奇特之美,而“鉴清涟”则进一步以水波的清澈来映衬这种美。第二句“碧落真人古洞天”引入了“真人”和“古洞天”的概念,增添了一种神秘和古老的气息。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这次游历的珍惜和未来的担忧,情感真挚。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乳床奇诡鉴清涟

    • “乳床”形容岩石的白色,如同乳汁一般。
    • “奇诡”形容岩石的形状奇特而诡异。
    • “鉴清涟”指岩石映照着清澈的水波。
  2. 碧落真人古洞天

    • “碧落”指碧落洞,一个地名。
    • “真人”指古代道教中的仙人。
    • “古洞天”指古老的洞天福地。
  3. 十载南游才一到

    • “十载南游”指诗人十年来南游的经历。
    • “才一到”表示这是他第一次到达这里。
  4. 不访重补到难篇

    • “不访重补”表示如果不再次探访。
    • “到难篇”指难以补写到这篇难以到达的篇章。

修辞手法

  • 比喻:“乳床”比喻岩石的白色,如同乳汁一般。
  • 拟人:“真人”拟人化,赋予洞中居住者仙人的形象。
  • 对仗:“乳床奇诡”与“碧落真人”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诗人对碧落洞奇特景色的赞美和对未来可能难以再次到达的担忧。通过描绘洞中的岩石和水波,以及引入“真人”和“古洞天”的概念,诗人表达了对这次难得游历的珍惜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乳床:乳白色的岩石,象征着纯洁和奇特。
  • 奇诡:形容岩石的形状奇特而诡异,增添了一种神秘感。
  • 鉴清涟:清澈的水波,映衬着岩石的美。
  • 碧落:地名,增添了一种古老和神秘的氛围。
  • 真人:古代道教中的仙人,象征着超凡脱俗。
  • 古洞天:古老的洞天福地,象征着神秘和神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乳床”指的是什么?

    • A. 乳白色的岩石
    • B. 乳白色的床
    • C. 乳白色的水波
    • D. 乳白色的天空
  2. 诗中的“碧落真人”指的是什么?

    • A. 碧落洞中的真人
    • B. 碧落洞中的神仙
    • C. 碧落洞中的古代仙人
    • D. 碧落洞中的古代真人
  3. 诗中的“十载南游才一到”表达了什么意思?

    • A. 诗人十年来南游,才第一次到达这里
    • B. 诗人十年来南游,才第一次离开这里
    • C. 诗人十年来南游,才第一次看到这里
    • D. 诗人十年来南游,才第一次写到这里
  4. 诗中的“不访重补到难篇”表达了什么意思?

    • A. 如果不再次探访,恐怕难以补写到这篇难以到达的篇章
    • B. 如果不再次探访,恐怕难以补写到这篇难以写到的篇章
    • C. 如果不再次探访,恐怕难以补写到这篇难以看到的篇章
    • D. 如果不再次探访,恐怕难以补写到这篇难以理解的篇章

答案

  1. A
  2. D
  3. A
  4.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描绘了梦游天姥山的奇幻景象,与本诗的神秘氛围相似。
  • 苏轼《赤壁赋》:描绘了赤壁的壮丽景色,与本诗的自然美景相呼应。

诗词对比

  •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与本诗对比:
    • 李白的诗更加奇幻和超现实,而本诗更加注重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
    • 李白的诗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而本诗表达了对未来可能难以再次到达的担忧。

参考资料

  • 《全宋诗》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鹊桥仙 其二 夏思 鹊桥仙二首 其一 鹊桥仙 鹊桥仙 寄妹 鹊桥仙 其三 落花 鹊桥仙 其二 佳人 鹊桥仙 阆州得稼轩乐府全集有西江月而今何事最相宜宜醉宜閒宜睡或曰不若道宜笑宜狂宜醉请足成之 鹊桥仙 七夕 鹊桥仙 鹊桥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司的成语 抱薪救焚 扣厅 逢时遇节 扎记 厄字旁的字 一至此 包含倾的词语有哪些 艸字旁的字 卝字旁的字 几字旁的字 瓦字旁的字 托骥之蝇 梗泛萍漂 疏密有致 徙痈 二色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