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27: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27:16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作者:许浑 〔唐代〕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树色随山迥,河声入海遥。
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秋天的红叶在晚风中瑟瑟飘落,长亭里我独斟一瓢酒。
残云归向太华山,稀疏的细雨过了中条山。
树木的颜色随着山势起伏,河水的声音远远流入大海。
明日就要到达帝乡,然而我仍然沉浸在渔樵的梦中。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太华山和中条山均为中国著名的山脉,具有深厚的文化背景,许多诗人曾在这些地方吟咏。诗中的“帝乡”则是对故乡长安的怀念,体现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
作者介绍:
许浑(约779年-842年),字子渊,号山人,唐代诗人,曾任职于地方官府,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诗人旅途中,经过潼关驿楼时的所感所思。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旅途的感慨。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是一首五言律诗,展现了诗人在旅途中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与内心情感的深刻反思。诗的开头,红叶与晚风的萧瑟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凄凉的秋日氛围,使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即将来临的冬季。接着,诗人描绘了残云归向太华,稀疏细雨洒落的景象,增添了诗的层次感和动感。
“树色随山迥,河声入海遥”两句,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变化,山和水的壮阔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广阔与渺小。最后两句“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则是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诗人将在即将到达的长安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结合在一起,营造出浓厚的乡愁情绪。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交织,传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旅途的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秋日的景色与个人的情感交融,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与对自然的赞美,体现了人生旅途中的孤独与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帝乡”指的是哪个地方?
“红叶晚萧萧”所表达的情感主要是?
诗中提到的“疏雨”主要表现了什么样的天气?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这些书籍能够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唐诗的艺术魅力和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