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新秋

《新秋》

时间: 2025-07-31 03:05:39

诗句

旦暮已凄凉,离人远思忙。

夏衣临晓薄,秋影入檐长。

前事风随扇,归心燕在梁。

殷勤寄牛女,河汉正相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03:05:39

原文展示:

新秋
作者: 元稹 〔唐代〕
旦暮已凄凉,离人远思忙。
夏衣临晓薄,秋影入檐长。
前事风随扇,归心燕在梁。
殷勤寄牛女,河汉正相望。

白话文翻译:

清晨和傍晚的凉意已渐浓,离别的情人心中思绪纷乱。
夏天的衣物在清晨显得单薄,秋天的影子在屋檐下拉得很长。
往日的事情随着扇子轻轻摇动,归来的心情如燕子在房梁上飞舞。
殷切地寄托给牛女(织女),银河正遥遥相望。

注释:

  • 旦暮:早晨和傍晚。
  • 凄凉:形容天气或气氛的冷清。
  • 离人:指远方的爱人或朋友。
  • 夏衣:夏季的衣服,这里指夏季衣物在秋季时显得薄弱。
  • 秋影:秋天的影子,象征着秋季的到来。
  • 牛女:指牛郎与织女,牛女在这里象征着思念和爱情。
  • 河汉:银河,象征着遥远的距离。

典故解析:

  • 牛郎织女:源于《古文观止》中提到的一个悲伤爱情故事,牛郎与织女因天河相隔,每年七夕相会,象征着人间的爱与离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唐代著名诗人,与白居易齐名,倡导诗歌的通俗易懂,常常关注社会民生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新秋》作于秋天,诗人正值离别之际,借秋天的景象表达对爱人的思念,反映了他内心的孤独与凄凉。

诗歌鉴赏:

《新秋》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诗人在描绘秋天的同时,深深寄托了对离人的思念。首句以“旦暮已凄凉”开篇,直接引入秋天的寒意,表现出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沉重。接下来,诗人通过“夏衣临晓薄”这一意象,巧妙地将季节变化与内心情感相联系,反映出人们在季节变迁中的无奈与失落。

诗中“前事风随扇”一句,意象生动,似乎让人感受到往昔的回忆随风而逝,而“归心燕在梁”则传达了归家的期盼与心中的焦虑。最后两句提到牛女,展现了对爱情的期待和对遥远距离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执着与向往。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又思念的氛围,让人感受到秋天的凄凉与人心的孤独。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旦暮已凄凉:清晨和傍晚的寒意已显现,暗示季节的变迁带来的情感变化。
  2. 离人远思忙:远处的爱人心中充满思念,展现出情感的复杂。
  3. 夏衣临晓薄:夏季的衣物在秋天显得单薄,象征着即将失去的温暖。
  4. 秋影入檐长:秋天的影子在房檐下延伸,暗示时间的流逝。
  5. 前事风随扇:往昔的回忆如风随扇而逝,表现出对过去的怀念。
  6. 归心燕在梁:归来的心情如燕子在梁上飞舞,传达出对团聚的渴望。
  7. 殷勤寄牛女:将情感寄托于牛女,表达对爱情的期待。
  8. 河汉正相望:银河遥遥相望,象征着距离与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情感与季节变化相结合,增强诗歌的表现力。
  • 拟人:通过“归心燕在梁”,赋予燕子以情感,使其成为思念的象征。
  • 对仗:如“旦暮已凄凉,离人远思忙”,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新秋》主题围绕思念与离别,表达人在秋天对爱人与往昔的怀念,传达了对爱情的执着与对团聚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离别、思念和孤独。
  • 燕子:象征着归来与团聚的希望。
  • 牛女:象征着爱情与期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旦暮已凄凉”这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凄凉 C. 兴奋

  2. “归心燕在梁”中的“燕”指的是什么? A. 燕子 B. 爱情 C. 归家心情

  3. 牛郎织女的故事体现了什么主题? A. 友情 B. 爱情 C. 亲情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的《琵琶行》

诗词对比:

元稹的《新秋》与白居易的《秋夕》都表达了对秋天的感慨与思念,但元稹更侧重于内心的孤独与对爱的渴望,而白居易则更强调对身世的感叹与人生的无常。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元稹集》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

相关查询

如梦令 冬闺寄月郎 如梦令 晓行 如梦令 如梦令·门外雪花飘洒 如梦令 题龙脊石 如梦令 怀归 如梦令 二首 其一 如梦令 春晚 如梦令 春冷 如梦令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追结尾的成语 顾存 文过其实 龙字旁的字 齿字旁的字 比特 蚊思负山 包含甽的词语有哪些 迸湿 死于非命 卝字旁的字 龟龙鳞凤 片字旁的字 庸懦无能 谲密 十样锦 草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