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36: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36:11
金缕曲·后楼咏桂,感怀忆女
作者: 许禧身 〔清代〕
转眼秋风再。更望这萧森绿树,终朝相待。
蝶舞花飞频戏扑,桂子飘香已快。
况连日金霞灿彩。翘首问天天不语,一霎时神往层霄外。
仙迹杳,究何在。深衙宴处真无奈。
最堪嗟红尘碌碌,那年了债。
人说光阴嫌太速,我道流光难耐。
只剩得悲肠莫解。绮丽繁华难遣兴,望蓬莱亦念儿心戴。
欲抛弃,发深慨。
转眼间已是秋风再起。我望着这萧条的绿树,整天在此等待。
蝴蝶在花间翩翩起舞,桂花的香气也渐渐浓郁。
更何况近日金色的霞光灿烂。我抬头问天,却得不到回应,心中一阵向往,仿佛要飞向云霄。
仙人的踪迹渺茫,究竟在何方?深闺宴席中真是无奈。
最令人叹息的是红尘中的纷扰,那年我清偿了债务。
人们说光阴过得太快,我却觉得时光难以忍受。
只剩下悲伤却无从诉说。华丽的繁华难以消遣,遥望蓬莱也让我想起了心中那份牵挂。
我想要抛弃这一切,内心却感慨万千。
作者介绍:许禧身,清代诗人,擅长描写自然景物,情感细腻,常通过风景表达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秋天,诗人通过对桂花的咏叹,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慨以及对往事的追忆。诗中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对现实的无奈。
这首《金缕曲·后楼咏桂,感怀忆女》通过描绘美丽的秋天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往事的追忆与感慨。诗的开头以“转眼秋风再”引入,便营造出一种时光流逝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描写“萧森绿树”“蝶舞花飞”等景象,展现出秋天的宁静与美丽。然而,尽管自然景色宜人,诗人的心情却并不轻松,反而充满了对过往的思念和对尘世的无奈。
“仙迹杳,究何在”一句,表现出诗人对理想与追求的渴望与失落。生活的繁忙与现实的压力让他倍感无奈,尤其是在“红尘碌碌”中感受到的无尽劳碌。诗的最后,诗人想要抛弃一切,却又陷入深深的感慨之中,反映出一种对生活的无奈与无力。
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情感的流露,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美丽的交织。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桂花的咏叹与秋日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逝去时光的感慨与对现实生活的无奈。
诗词测试:
诗中“转眼秋风再”意指什么?
A. 秋天来临
B. 时间流逝
C. 秋风的凉爽
D. 对过去的怀念
诗中提到的“桂子”象征着什么?
A. 美好的爱情
B. 生活的繁华
C. 友情的珍贵
D. 逝去的时光
诗的情感基调是怎样的?
A. 快乐
B. 忧伤
C. 兴奋
D. 平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