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52: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52:35
瑟瑟秋何处。只此间篱边墙外,荒凉如许。豆架半棚亭一角,著下数声微雨。怎今夜风害于水。似惜隔邻机正急,对轻篝不敢啼来苦。纸窗外,凄凄语。宵深莫入荒苔去。怕阶前银床刚冷,玉绳低指。画角孤城高楼笛,同是一般酸楚。帘乍卷篆消烟阻。寂寂阑干烦未了,奈梧桐叶落堆无数。莫听到,更传五。
在这瑟瑟的秋天,我在何处呢?只有这篱笆边和墙外,显得如此荒凉。豆架和亭子的角落,偶尔落下几声细雨。今夜的风为何对水如此无情呢?似乎是因为隔壁的邻居正在急切地赶工,对着微弱的灯火,我也不敢轻声哭诉。纸窗外,传来凄凉的声音。夜已深,不要再进入那荒草丛生的地方。害怕前面银色的床刚刚冷却,玉绳轻轻垂下。画角的笛声在孤城的高楼中响起,都是相同的酸楚。帘子偶尔卷起,烟雾消散后阻隔了视线。寂静的栏杆上烦恼未了,梧桐叶已经落下无数。
陶淑,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主要以抒情诗著称。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风格细腻而含蓄。
本诗创作于清代的秋季,正值社会动荡不安之时。诗人通过对秋天的描写,抒发对时光流逝、离别与孤独的深刻感慨。
《金缕曲·蟋蟀》以秋天的景象为背景,展现了一种深沉的孤独与情感的压抑。诗中多次出现的“瑟瑟”与“荒凉”,营造出一种萧条的氛围,仿佛在诉说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诗人通过描绘细雨、微风、纸窗外的声音等细节,传达出对周遭环境的敏感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悟。
在音韵与节奏上,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对仗与押韵,使得整首诗在情感的流动中显得更加生动。比如“豆架半棚亭一角,著下数声微雨”,通过具体的细节描写,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此外,诗中所用的意象,如“银床”、“画角”,不仅丰富了诗的意境,也增强了情感的表达。银床象征着冷清与孤独,而画角笛声则引发了对过往的怀念与酸楚。整首诗流露出一种对秋天的深刻感怀,体现了作者对生命流逝的敏感与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孤独、离愁的深刻思考。诗中渗透着对生命无常的感叹,以及对情感的细腻捕捉,展现了人类在自然与社会变迁中的脆弱与无奈。
本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瑟瑟秋何处”中的“瑟瑟”意指?
在诗中,银床象征什么?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