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20:39: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20:39:53
越岫烟眉蹙。问山灵公归底处,武夷天目。瑶瑟朱弦三叹后,乐府遗音待续。早凋尽故家乔木。百本异书落谁手,剩日知十卷亭林录。还拟付,阿新读。贺公家在柯山曲。二十年京尘满鬓,未亲湖渌。不预日斜庚子事,差免西台恸哭。谁与荐春山黄独。白雪楼中青裙妇,卖珠回自补牵萝屋。歌再阕,裂横竹。
在烟雾缭绕的山岫中,我轻眉蹙眉,询问山中灵魂,您归来之处为何,是否在武夷和天目山?瑶琴上三声叹息之后,乐府的遗音尚待续写。早已凋零的故乡大树,百本珍贵的书籍落入谁的手中,剩下的日子里我知道《十卷亭林录》。我还打算把它交给阿新来读。贺公的家在柯山的曲边,二十年间京城的尘埃已满鬓,未能亲近湖渌水波。不再提及斜阳下的庚子年事,才免去了在西台的恸哭。谁能推荐春天的黄山独自欣赏?在白雪楼中的青裙女子,卖珠回家自补牵萝的屋子。歌声再次停顿,裂开了横竹。
樊增祥,清代诗人,生于清代中期,擅长诗词,追求情感的真挚与自然的和谐。他的作品多表现对自然与人情的细腻观察,以及对古典文化的深厚理解。
《金缕曲 其一》是樊增祥在悼念友人时所作,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怀念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融入了对古典音乐和文学的追思,反映出诗人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这首诗以清新的自然景色和深刻的情感交织而成,展现了诗人对友人逝去的深切怀念与对生活的感悟。从“越岫烟眉蹙”开始,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一个风景如画的山水世界,展现了他内心的忧愁与思索。接着提到的“瑶瑟朱弦三叹后”,不仅仅是对音乐的描写,更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渴望。诗中多次提及的书籍和乐曲,象征着文化和智慧的传承,展现出诗人对友人和文化的敬重。
此外,诗中提到的“二十年京尘满鬓”,则让人感受到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感慨。最后,诗人以“歌再阕,裂横竹”结束,给人留下了一种未尽的哀伤与思索的余韵,令人回味无穷。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既有对友人逝去的哀伤,也有对美好时光的追忆,表现出一种深沉而又细腻的情感。
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烟眉”、“瑶瑟朱弦”等,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整首诗围绕对逝去友人的怀念、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文化传承的思考展开,情感深沉而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诗中提到的“瑶瑟”是什么?
“二十年京尘满鬓”中的“京尘”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阿新”可能是?
樊增祥的《金缕曲 其一》与李白的《将进酒》在情感表达上虽有不同,但均展现了对人生无常与美好时光的珍惜。樊的作品更为细腻,注重对友人和文化的追忆;而李白则更为豪放,表达对酒和自由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