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42: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42:09
《南阳道中作》
作者:张九龄
登郢属岁阴,及宛懵所适。
复闻东汉主,遗此南都迹。
佳气蔼厥初,霸图纷在昔。
兹邦称贵近,与世尝薰赫。
遭遇感风云,变衰空草泽。
不识邓公树,犹传阴后石。
驱马历闉闍,荆榛翳阡陌。
事去物无象,感来心不怿。
怀古对穷秋,兴言伤远客。
眇默遵岐路,辛勤弊行役。
云雁号相呼,林麇走自索。
顾忆徇书剑,未尝安枕席。
岂暇墨突黔,空持辽豕白。
迷复期非远,归欤赏农隙。
在岁末的阴雨中登上郢州,正好经过宛城。我再次听到东汉的皇帝遗留下来的南方都城的痕迹。那时的良辰美景,曾经的霸业繁华如今已成往事。如今这个地方被称为贵族之地,世人早已对此耳熟能详。遭遇到风云变幻,见证了衰败的草泽。虽然不认识邓公的树,但仍然听说过阴后的石碑。驱马穿行在闹市之间,荆棘丛生遮挡了小路。事情过去了,物象全无,感慨而来,心中却不快乐。怀古之情在这穷秋中涌现,兴致勃勃却又伤感远方的客人。默默走在岐路之上,辛苦地从事着劳役。云雁在空中呼唤,林麇在林中自行奔跑。我回忆起追寻书剑的日子,未曾有过安稳的夜晚。哪有闲暇去写字,空有一腔热血却无处发泄。迷茫中归期似乎不远,想回去欣赏农忙的时光。
作者介绍:张九龄(678年-740年),唐代著名政治家、诗人,曾任宰相,才华出众,诗风婉约,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与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张九龄出行南阳的途中,反映了他对历史的沉思与对现实的感慨,表现了个人的孤独与对故土的思念。
《南阳道中作》是一首充满历史感与个人情怀的诗作。诗中,张九龄通过描绘沿途的景象,表达了他对时光流逝和历史沧桑的感慨。开篇“登郢属岁阴”,通过登高远望,既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接着提到“复闻东汉主”,则引出历史的回忆,反映出对往昔辉煌的向往与现实的落寞。
诗中“佳气蔼厥初,霸图纷在昔”,展示了大自然的美好与历史的辉煌形成鲜明对比,强调了时间的无情与个人的渺小。而“驱马历闉闍,荆榛翳阡陌”则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行路的艰辛与对昔日繁华的缅怀。
最后,诗人以“迷复期非远,归欤赏农隙”收尾,表达了对未来生活的期待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这首诗不仅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生活的思考,展现了张九龄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丰富的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追忆与现实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未来生活的期待。诗中既有对往昔荣华的怀念,又有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展现了复杂的人生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张九龄的《南阳道中作》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自然的赞美
B. 对历史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感慨
C. 对爱情的思念
D. 对友情的怀念
诗中提到的“邓公树”象征着什么?
A. 自然之美
B. 历史的遗迹
C. 个人的理想
D. 社会的繁华
诗人通过何种方式表达对往昔的怀念?
A. 描绘自然风光
B. 讲述个人故事
C. 引用历史典故
D. 反映社会现状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