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7:19: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7:19:31
久雨巫山暗,新晴锦绣文。
碧知湖外草,红见海东云。
竟日莺相和,摩霄鹤数群。
野花干更落,风处急纷纷。
啼乌争引子,鸣鹤不归林。
下食遭泥去,高飞恨久阴。
雨声冲塞尽,日气射江深。
回首周南客,驱驰魏阙心。
经过长时间的阴雨,巫山变得暗淡无光,而如今阳光明媚,山水如锦。湖外的草木显得格外翠绿,海东的云彩则映衬着红色的晚霞。整日里黄莺在相互鸣唱,天上的鹤群在高空盘旋。野花在风中纷纷落下,风势急促而猛烈。乌鸦在争抢着引导小鸟,归林的鹤却不见踪影。觅食时遭遇泥泞而退去,想要高飞却因长久的阴云而感到怨恨。雨声已经消失殆尽,阳光照射在江水深处。回首望去,周南的旅人已在心中驱驰,思念着魏阙的家乡。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他一生经历了盛唐的繁荣与安史之乱的动荡,诗作中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苦难与民生的疾苦。
《晴二首》创作于杜甫晚期,正值他流亡他乡,目睹了自然景象的变化,体会到内心的复杂情感。此诗描绘了雨后晴天的美丽景象,表达了对自由与归属的渴望。
《晴二首》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雨后晴天的自然景象,与诗人的内心感受相结合,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卷。诗中开头的“久雨巫山暗”描绘了阴雨天的沉闷,而接下来的“新晴锦绣文”则以鲜明的对比展现了雨过天晴的生机与美丽。杜甫善于用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来传递诗的主题,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在自然变化中的愉悦与向往。
诗中的鸟类意象,黄莺与鹤的相互呼应,不仅体现了自然的和谐,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追求。尤其是“高飞恨久阴”,表达了诗人对被困束缚的苦闷与对自由的渴望。此外,诗的结尾“回首周南客,驱驰魏阙心”则将个人情感与社会背景结合,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久雨巫山暗,新晴锦绣文。
长时间的阴雨使巫山黯淡无光,今天天气晴朗,山水如锦绣般美丽。
碧知湖外草,红见海东云。
湖外的草木翠绿欲滴,海东的云彩则映衬着绚丽的晚霞。
竟日莺相和,摩霄鹤数群。
整日里黄莺在和鸣,天空中有几只鹤在高飞。
野花干更落,风处急纷纷。
野花在风中纷纷飘落,风势急促而猛烈。
啼乌争引子,鸣鹤不归林。
乌鸦在争抢着引导小鸟,而归林的鹤却迟迟不见踪影。
下食遭泥去,高飞恨久阴。
在觅食时不幸遭遇泥泞而退去,想要高飞却因长久的阴云而感到怨恨。
雨声冲塞尽,日气射江深。
雨声已经消失殆尽,阳光照射在江水的深处。
回首周南客,驱驰魏阙心。
回首望去,周南的旅人已在心中驱驰,思念着魏阙的家乡。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自由生活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情感真挚而深邃。
选择题: 诗中提到的“巫山”位于哪个地方?
A. 四川
B. 重庆
C. 云南
填空题: 诗中“竟日莺相和,摩霄鹤数群”中的“摩霄”指的是____。
判断题: 诗中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错)
比较杜甫与王维的自然诗作,杜甫的《晴二首》更侧重于描绘自然与人情的结合,而王维的《山居秋暝》则更加注重自然景色的悠远与宁静。两者在意象运用和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体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的不同理解与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