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4:48: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4:48:55
江上孤峰石为骨,望夫不来空独立。
去时江水拍山流,去后江移水成碛。
江移岸改安可知,独与高山化为石。
山高身在心不移,慰尔行人远行役。
在江边孤立的山峰如同石头的骨骼,我在这里独自守望,期待着我的丈夫归来,却只是空自伫立。离去时江水拍打着山石流淌,离开后江水迁移,变成了沙砾。江水迁移,岸边变化,何时才能知晓呢?我独自与高山化为石头。即使山高,我的身体在这里,但心意却不会改变,唯有安慰你这远行的人。
苏辙,字子瞻,号晦庵,宋代著名词人、文学家、政治家,与其兄苏轼齐名。苏辙的诗词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常关注社会、人情和自然,作品富有哲理性。
《望夫台》创作于苏辙的一段个人经历中,表达了他对亲人的思念及对人生变化的思考。在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下,个人情感常常被放大,诗中所表现的孤独与期盼十分常见。
《望夫台》是一首流露出深切思念的诗,作者通过描绘孤立的山峰和流动的江水,表达了对远行者的思念与无奈。诗开头以“江上孤峰石为骨”引入,生动地描绘出自然景象,体现了山的高耸与坚固,暗示着作者的坚定与孤独。接着,“望夫不来空独立”直接揭示了诗人的情感状态,表现出对爱人的渴望和失落。江水的流动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同时也反映出环境的变化会对人的心境产生影响。
诗中“山高身在心不移”一句,表达了即使身处孤独的境地,内心的坚定情感并不会改变。此句更是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相结合,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和共鸣,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全诗在意象上运用山水的对比,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事的感慨,展现出一种超越时空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远行者的思念与无奈,同时展现了在流逝的时间和变迁的环境中,个体内心坚定的情感与不屈的精神。
《望夫台》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苏轼
C. 苏辙
D. 杜甫
诗中“江移岸改安可知”的意思是什么?
A. 江水一直流动
B. 岸边的变化不可知
C. 江水不再拍打山石
D. 所有变化都有结果
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A. 喜悦
B. 失落与思念
C. 愤怒
D. 无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