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2:58: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2:58:05
小重山·自古高人远市廛
作者: 长筌子 〔元代〕
自古高人远市廛。
超然离俗表,隐林泉。
曾闻宣圣有遗言。
仁智者,山水窟中安。
无事恼心间。
猿鹤为朋友,养成丹。
白云深处乐幽闲。
明月下,一曲小重山。
自古以来,高人们都远离市井和喧嚣。
他们超然物外,避开世俗,隐居于山林泉水之间。
曾听说孔子有过遗言,
仁德和智慧的人,应该在山水的幽静之处安居。
无事可烦恼心间,
与猿猴和仙鹤为友,修炼成丹。
在白云深处,享受那份悠闲的快乐。
在明月的照耀下,吟唱着小重山的曲子。
作者介绍:
长筌子,元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作品多反映出隐逸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具有浓厚的道家思想色彩。
创作背景:
在元代,社会动荡不安,士人多追求隐逸的生活,以逃避庙堂之争与市井纷扰。这首诗恰好反映了这一社会现象,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小重山·自古高人远市廛》展现了诗人对高洁生活的追求与对现实的超然。诗中通过描绘山水环境,表达了对于隐居生活的理想和对世俗的鄙视。开篇以“自古高人远市廛”引入,立刻传达出一种清高的态度,暗示追求精神自由与心灵宁静的愿望。
诗中提到的“宣圣有遗言”,引入了儒家思想,强调了仁德与智慧的重要性,展示了诗人对孔子思想的尊重和对理想人格的追求。随后的“无事恼心间”则表明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然,仿佛与猿鹤为友,生活在幽静的山林中,远离了城市的喧嚣与烦恼。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描写,如“白云深处乐幽闲”、“明月下,一曲小重山”,渲染出一种清新脱俗、宁静致远的意境,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越时空的美好与宁静。这不仅是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也是一种对人生哲学的深刻反思,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
逐句解析:
“自古高人远市廛。”
“超然离俗表,隐林泉。”
“曾闻宣圣有遗言。”
“仁智者,山水窟中安。”
“无事恼心间。”
“猿鹤为朋友,养成丹。”
“白云深处乐幽闲。”
“明月下,一曲小重山。”
修辞手法:
此诗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生动描绘,增强了诗的表现力。比如“猿鹤为朋友”不仅是对动物的描写,更是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的超脱,体现了追求内心宁静与高尚理想的生活态度,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哲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宣圣”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A. 孟子
B. 孔子
C. 老子
D. 庄子
诗中提到的“猿鹤为朋友”象征着什么?
A. 追求名利
B. 与自然和谐共处
C. 追求财富
D. 拥有众多朋友
“无事恼心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态?
A. 忧虑重重
B. 安宁自在
C. 愤怒不已
D. 迷茫无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作相比,长筌子的《小重山》更加强调内心的宁静与隐逸生活的理想,而王维则更侧重于自然景观的描绘与感悟。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情感基调与意境表现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