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5:50: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5:50:33
步步入林中,山穷意未穷。
偏逢僧话久,转与鹤栖同。
烛焰风销尽,兰条露湿空。
又须从此别,江上正秋鸿。
走进林中,虽然山路已尽,但我的意境却未尽。
恰好遇到和尚聊得很久,转眼间就与白鹤栖息在一起。
蜡烛的火焰在风中熄灭了,兰花的枝条在露水中显得湿润空灵。
又要和这里告别,江面上正有大雁飞过,秋意正浓。
作者介绍:崔涂,字子干,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以山水田园诗见长,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秋天,背景可能是诗人在秋季游历后在寺庙住宿时的所思所感,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感悟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秋宿鹤林寺》是一首典型的唐代山水田园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步步入林中,山穷意未穷”通过“山穷”与“意未穷”的对比,表现了诗人虽已走到山的尽头,但内心的感悟仍在继续,展现了诗人探索精神和对自然的深厚情感。
接下来“偏逢僧话久,转与鹤栖同”则描绘了诗人偶然遇到和尚,聊得投机,和谐共处的情景。诗中提到的“鹤”是中国文化中长寿和高洁的象征,与和尚的对话构成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的画面。
“烛焰风销尽,兰条露湿空”通过烛光的熄灭与兰花的湿润,传达出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又须从此别,江上正秋鸿”则暗示了离别的无奈与思乡之情,结合秋天的意境,增添了一层凄凉的情感。
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景象与深邃的哲理相结合,展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鹤”象征什么?
“烛焰风销尽”中,烛焰象征什么?
本诗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