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27: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27:36
王逸人隐居
作者: 崔涂 〔唐代〕
一径入千岑,幽人许重寻。
不逢秦世乱,未觉武陵深。
石转生寒色,云归带夕阴。
却愁危坐久,看尽暝栖禽。
这条小径通向千重山岭,隐士愿意再次探访。
我没有经历秦朝的动乱,因此未曾意识到武陵的深邃。
石头在转角处显现出寒冷的色泽,云彩回归时带着晚霞的阴影。
然而我却为长时间的静坐而感到忧愁,看尽了黄昏时栖息的鸟群。
崔涂,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山水田园诗见长,作品多表现隐逸生活和自然景色,反映个人的思想与情感。
此诗写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人心浮动之际,诗人通过隐居的生活表达对世事的思考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王逸人隐居》是一首描绘隐士生活的诗作,诗中描绘了隐士在幽静山林中的感受与思考。诗的开头以“一径入千岑”揭示了隐士的生活环境,透过小径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返璞归真的意境。诗人藉由“幽人许重寻”表达出隐士对自然的热爱与对自我内心的探索。
接下来的“不逢秦世乱,未觉武陵深”反映了诗人对历史动荡的敏感与思考,表明隐士未受到外界的影响,生活在一个理想化的空间。这里的“武陵”更是将隐居生活与陶渊明的理想世界联系在一起,表现出诗人对逍遥生活的向往。
“石转生寒色,云归带夕阴”的描写则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象传达出隐士内心的孤独与沉思。最后的“却愁危坐久,看尽暝栖禽”则是对隐士生活的反思,长时间的静坐带来的不仅是宁静,还有一种对时间流逝与生命无常的感慨,表现出作者对生命的思索与惆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出隐居生活的美好与孤独,反映出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世事的感悟。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历史动乱的思考,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本诗的作者是谁?
A. 王维
B. 崔涂
C. 李白
D. 杜甫
“千岑”在诗中指的是什么?
A. 一条小路
B. 千重山岭
C. 一片森林
D. 一座城市
本诗表达了对什么生活的向往?
A. 热闹繁华的生活
B. 远离尘世的隐逸生活
C. 追求权力的生活
D. 追求财富的生活
通过以上对比,可以看出两位诗人在对隐逸生活的描绘上有着相似的主题,但表达方式各具特色,崔涂更侧重于个体的孤独与思索,而陶渊明则展现了一个理想化的社会。
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王逸人隐居》这首诗的意境与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