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途中秋晚送友人归江南

《途中秋晚送友人归江南》

时间: 2025-05-02 07:54:46

诗句

又指烟波算路岐,此生多是厌羁离。

正逢摇落仍须别,

不待登临已合悲。

里巷半空兵过后,水云初冷雁来时。

扁舟未得如君去,空向沧江梦所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7:54:46

途中秋晚送友人归江南

原文展示:

又指烟波算路岐,此生多是厌羁离。正逢摇落仍须别,不待登临已合悲。里巷半空兵过后,水云初冷雁来时。扁舟未得如君去,空向沧江梦所思。

白话文翻译:

我又指着烟波浩淼的水面,算着这条路的分岔,人生中多是厌倦这种离别。正值秋风萧瑟,难免要告别,甚至还没等到登上高处就已感到悲伤。巷子里空荡荡的,刚经历过战乱,水天相接处初冷,候鸟归来的时候。我的小舟还没能像你一样离去,只能空向沧江,梦里思念你。

注释:

  • 烟波:指水面上的烟雾和波浪,常用来形容江河湖海的景象。
  • 羁离:羁,羁绊;离,离别。意指因为羁绊而厌倦离别的生活。
  • 摇落:指秋天树叶的飘落,象征着时光流逝。
  • 兵过后:指战争结束后,带来的寂静与凋零。
  • 扁舟:小舟,形容诗人对友人离去的渴望。

典故解析:

  • 雁来时:指秋季大雁南飞,寓意时节的变迁和离别的悲伤。
  • 沧江:泛指大江大河,象征着宽广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崔涂,唐代诗人,以其清新俊逸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冷暖。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秋晚,诗人送别友人归江南,正值秋季,暗含对离别的感伤和对友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此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离别的无奈。开篇用“烟波”引入,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悠远的意境,似乎在说人生的曲折与离别的无常。接着,诗人感慨人生多是厌倦离别,正值秋风萧瑟,离别的时刻更显得沉重。诗中提到“里巷半空兵过后”,不仅描绘了战乱后的宁静,也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悲凉。最后,诗人以“扁舟未得如君去”收尾,表现出一种无奈的心情:自己无法如愿离去,只能在梦中思念。这种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使得离别的悲伤愈发突出。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又指烟波算路岐:诗人指着烟波浩渺的水面,思考人生的岔路。
    • 此生多是厌羁离:人生经历多次离别,心中难免厌倦。
    • 正逢摇落仍须别:正值秋天,树叶飘落,感慨别离之苦。
    • 不待登临已合悲:即使还未登高远望,心中已然悲伤。
    • 里巷半空兵过后:经历战乱后的街巷,显得空荡和宁静。
    • 水云初冷雁来时:秋天初凉,候鸟归来的时节。
    • 扁舟未得如君去:小舟尚未启程,无法如友人般离去。
    • 空向沧江梦所思:只能在梦中向着沧江思念友人。
  • 修辞手法

    • 比喻:烟波、沧江等意象比喻人生的无常和思念。
    • 对仗:整首诗运用了对仗的修辞形式,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离别的感慨与对友人的思念,传达了人生无常的哲理。

意象分析:

  • 烟波:象征人生的迷茫与不确定。
  • :代表思念与季节的变迁,暗示离别。
  • 扁舟:象征着自由与梦想,但因现实的羁绊而无法实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烟波”指的是什么?
    • A. 山峰
    • B. 水面
    • C. 天空
  2. “羁离”在诗中有什么含义?
    • A. 喜欢离开
    • B. 厌倦离别
    • C. 渴望相聚
  3. 诗人送别的朋友是去哪里?
    • A. 北方
    • B. 江南
    • C. 西边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诗词对比

  • 崔涂与王维的送别诗都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但崔涂更强调离别的无奈与人生的羁绊,而王维则侧重于自然景色与友谊的深厚。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拂霓裳 拂霓裳 归兴寄驰黄 拂霓裳 病起 拂霓裳二首 其二 拂霓裳二首 其一 拂霓裳 其三 拂霓裳 其二 拂霓裳 其一 拂霓裳 拂霓裳 中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西字头的字 连河 酉字旁的字 车字旁的字 功臣 魁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低首下气 了结尾的成语 副教授 白字旁的字 四肢百骸 妃色 先我着鞭 溶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亲疏贵贱 疾不可为 示字旁的字 省睡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