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49: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49:09
北固岩端寺,佳名自上台。
地从京口断,山到海门回。
曙色烟中灭,潮声日下来。
一隅通雉堞,千仞耸楼台。
林暗疑降虎,江空想度杯。
福庭增气象,仙磬落昭回。
觉路花非染,流年景谩催。
隋宫凋绿草,晋室散黄埃。
西蜀波湍尽,东溟日月开。
如登最高处,应得见蓬莱。
北固山岩端的寺庙,美名自然传扬。
地势从京口断开,山势延伸到海门回转。
黎明的曙光在烟雾中消逝,潮声随着日落而减弱。
一角连接着城墙,高耸的楼台直插云霄。
林木幽暗,仿佛有虎降落,江面空旷,想象着渡杯的情景。
福庭增添了气象,仙磬声回荡。
觉悟之路,花非染,时光匆匆催促。
隋宫的绿草凋零,晋室的黄尘散落。
西蜀的波涛已尽,东溟的日月开启。
若能登上最高处,应能看到蓬莱仙境。
作者介绍:卢肇,唐代诗人,字子发,江西宜春人。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这首诗描绘了北固山上的寺庙及其周围的景色,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这首诗以北固山上的寺庙为中心,通过对周围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地从京口断,山到海门回”一句,巧妙地描绘了北固山的地理位置和山势走向,给人以壮阔之感。而“曙色烟中灭,潮声日下来”则通过对比黎明和日落时的景色变化,表达了时光匆匆的感慨。最后两句“如登最高处,应得见蓬莱”,则寄托了诗人对仙境的无限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北固山及其周围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生命无常的深刻认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京口”是指今天的哪个城市? A. 南京 B. 镇江 C. 扬州 D. 苏州
“林暗疑降虎”中的“降虎”比喻什么? A. 猛兽 B. 幽暗的林木 C. 神秘的气氛 D. 危险的境地
诗中提到的“蓬莱”是指什么? A. 仙山 B. 海岛 C. 宫殿 D. 城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