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登祝融寺兰若

《登祝融寺兰若》

时间: 2025-05-02 19:04:05

诗句

祝融绝顶万余层,策杖攀萝步步登。

行到月宫霞外寺,白云相伴两三僧。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04:05

原文展示:

登祝融寺兰若 卢肇 〔唐代〕 祝融绝顶万余层,策杖攀萝步步登。 行到月宫霞外寺,白云相伴两三僧。

白话文翻译:

祝融峰顶高耸入云,我拄着拐杖,攀着藤萝,一步步向上攀登。 走到仿佛是月宫和霞光之外的寺庙,有几朵白云和两三个僧人相伴。

注释:

  • 祝融:指祝融峰,位于湖南省衡山,为南岳衡山的主峰。
  • 绝顶:最高峰。
  • 万余层:形容山峰极高,层峦叠嶂。
  • 策杖:拄着拐杖。
  • 攀萝:攀爬藤萝,形容山路险峻。
  • 月宫:传说中的月亮上的宫殿,这里比喻高远的寺庙。
  • 霞外寺:指位于高山之巅,云霞之上的寺庙。
  • 白云:象征高洁、超脱。
  • 两三僧:指少数僧人,强调寺庙的清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卢肇,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山水景致。此诗描绘了作者登临祝融峰顶的所见所感,展现了高山的壮丽和寺庙的幽静。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作者在游览南岳衡山时所作,通过描绘登山的艰辛和山顶的宁静,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佛教清修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登临祝融峰的壮丽景象和山顶寺庙的幽静氛围。首句“祝融绝顶万余层”即展现了山峰的高耸,通过“策杖攀萝步步登”传达了登山的艰辛。后两句“行到月宫霞外寺,白云相伴两三僧”则巧妙地将高远的寺庙比作月宫,白云和僧人相伴,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宗教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通过“绝顶万余层”描绘了祝融峰的高耸,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 次句“策杖攀萝步步登”则通过动作描写,传达了登山的艰辛和作者的毅力。
  • 后两句“行到月宫霞外寺,白云相伴两三僧”则通过比喻和象征,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对高远和宁静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山顶的寺庙比作月宫,增强了寺庙的高远和神秘感。
  • 象征:白云象征高洁和超脱,与僧人相伴,强化了寺庙的清幽和宗教氛围。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佛教清修生活的向往,通过描绘登山的艰辛和山顶的宁静,表达了作者对高远和宁静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祝融峰:象征高远和壮丽。
  • 白云:象征高洁和超脱。
  • 僧人:象征清修和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祝融”指的是什么? A. 神话人物 B. 山峰 C. 寺庙 D. 河流 答案:B

  2. 诗中的“月宫”比喻的是什么? A. 月亮 B. 山顶的寺庙 C. 云霞 D. 天空 答案:B

  3. 诗中的“白云相伴两三僧”表达了什么意境? A. 热闹 B. 宁静 C. 繁忙 D. 孤独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望岳》:同样描绘了登山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对比:

  •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与卢肇的诗相比,李白的诗更加豪放,通过瀑布的壮观来表达对自然的赞美。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卢肇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山水诗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古代山水诗的详细解析和鉴赏。

相关查询

失题四首 失题四首 腊八日夜直 初入四川境喜晴 早发沔县遇雨 温甫读书城南寄示二首 温甫读书城南寄示二首 闻客话里中近事 漫与 忆弟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巛字旁的字 遗训余风 浮艳 靣字旁的字 已结尾的成语 尸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肀字旁的字 谷梁 平安家书 势均力敌 以丰补歉 开疆拓境 死冤家 名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衒玉求售 戈字旁的字 攴字旁的字 IOC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