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木笔花

《木笔花》

时间: 2025-05-07 19:03:11

诗句

软如新竹管初齐,粉腻红轻样可携。

谁与诗人偎槛看,好于笺墨并分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9:03:11

原文展示:

木笔花 卢肇 〔唐代〕 软如新竹管初齐,粉腻红轻样可携。 谁与诗人偎槛看,好于笺墨并分题。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柔软如新竹般的笔,其笔尖粉腻红轻,便于携带。诗人询问谁能与他一同倚栏欣赏这美妙的笔,它不仅适合书写,还能与诗文一同分享题名。

注释:

  • 软如新竹管初齐:形容笔的柔软如同新生的竹子,笔管整齐。
  • 粉腻红轻样可携:笔尖粉嫩细腻,红色轻盈,便于携带。
  • 谁与诗人偎槛看:询问谁能与诗人一同倚栏欣赏。
  • 好于笺墨并分题:这笔不仅适合书写,还能与诗文一同分享题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卢肇,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感受到细腻的情感和对美好事物的欣赏。这首诗可能是在诗人欣赏到一支精美的笔时所作,表达了对文具之美的赞美和对共同欣赏美好事物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诗人得到一支特别精美的笔时所作,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了对这支笔的喜爱,并希望有人能与他一同分享这份美好。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一支笔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文具之美的深刻感受。诗中“软如新竹管初齐”一句,用新竹的柔软来比喻笔的质感,形象生动。“粉腻红轻样可携”则进一步描绘了笔尖的细腻和便于携带的特点。后两句“谁与诗人偎槛看,好于笺墨并分题”则表达了诗人希望有人能与他一同欣赏这份美好,并分享书写和题诗的乐趣。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清新,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对共同分享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软如新竹管初齐”:用新竹的柔软来比喻笔的质感,形象生动。
  • 第二句“粉腻红轻样可携”:进一步描绘了笔尖的细腻和便于携带的特点。
  • 第三句“谁与诗人偎槛看”:表达了诗人希望有人能与他一同欣赏这份美好。
  • 第四句“好于笺墨并分题”:强调了这支笔不仅适合书写,还能与诗文一同分享题名。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新竹的柔软来比喻笔的质感。
  • 拟人:将笔赋予了便于携带和分享题名的特性。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对共同分享的向往。诗人通过对一支笔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文具之美的深刻感受,并希望有人能与他一同欣赏和分享这份美好。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新竹:柔软、新生,比喻笔的质感。
  • 粉腻红轻:细腻、轻盈,描绘笔尖的特点。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用什么来比喻笔的质感? A. 新竹 B. 老竹 C. 石头 D. 棉花
  2. 诗中描绘笔尖的特点是什么? A. 粗糙沉重 B. 粉腻红轻 C. 硬如铁石 D. 黑如墨汁
  3. 诗人希望谁能与他一同欣赏这支笔? A. 朋友 B. 家人 C. 任何人 D. 无人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笔》:同样通过对笔的描绘,表达了对文具之美的欣赏。
  • 杜甫的《笔架》:通过对笔架的描绘,展现了文人的雅致。

诗词对比:

  • 卢肇的《木笔花》与王维的《笔》:两者都通过对笔的描绘,表达了对文具之美的欣赏,但卢肇的诗更注重细腻的质感描绘,而王维的诗则更注重笔的实用性和文人气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卢肇的这首《木笔花》。
  • 《中国古代文具鉴赏》:详细介绍了古代文具的种类和特点,有助于理解诗中对笔的描绘。

相关查询

八六子 茉莉花前小酌念秋水伊人之句因赋以寄人 八六子 次杜牧之韵 八六子 其二 叠前韵寄遐翁 八六子 其一 为遐翁作罔极图卷,丁亥十月送翁南归志别 八六子 白莲 八六子 花朝夜窗中见月 八六子(九日) 八六子 其二 游康山,同吴天篆、潘原白 八六子 其一 杨青岩舅遂初堂宴集 八六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糖的词语有哪些 龙字旁的字 男耕女织 醇笃 赶唱 工字旁的字 刺心刻骨 食字旁的字 阖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龍字旁的字 出逃 警笛 鬲字旁的字 圣人无常师 草头天子 驻戍 识明智审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