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33: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33:30
羸马与羸童,微吟冒北风。
店孤僧共歇,日落思无穷。
囊草无非刺,魏人那识公。
莺花五陵道,去去与谁同。
羸弱的马和瘦小的孩子在北风中低声吟唱。
孤独的僧人在店里休息,日落时分思绪绵绵无尽。
囊中装的草无非是些荆棘,魏国的人又怎能懂得他的伟大?
在莺花飞舞的五陵大道上,归去归去又与谁为伴?
“魏人那识公”中的“公”指的是诸葛亮,历史上著名的蜀汉丞相,以其智谋和忠诚著称。诗中提到的“魏人”代表与蜀汉敌对的魏国,表达了对诸葛亮的未被理解与无奈。
作者介绍:贯休,唐代诗人,以其清新俊逸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学修养著称。他的诗多描写山水、咏怀,情感细腻,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唐代,正值战乱频繁的时期,诗人通过对诸葛亮的怀念,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以及对现实的无奈与孤独。
这首诗以羸弱的马童和北风为起点,展现了诗人孤独的旅程和内心的思索。开篇以“羸马与羸童”描绘了颓废的景象,似乎暗示着诗人自身的境遇。接着“店孤僧共歇”,在日落时分,思绪无穷,表现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深思。诗中提到的“囊草无非刺”,暗示了生活的艰辛与困扰,而“魏人那识公”则引出对诸葛亮的感慨,传达出对伟大人物的敬意与对时代的无奈。最后一句“莺花五陵道,去去与谁同”更是渗透出一种孤独的感伤,五陵之美,却无人与之共赏,令人感到惆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词测试:
诗中的“羸马”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魏人”是指谁?
“莺花五陵道”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在表达孤独与思索的主题上,贯休的“怀诸葛珏”与杜甫的“登高”有异曲同工之妙,均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表现出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感悟与对历史人物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