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1:45: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1:45:00
前榜年年见,高名日日闻。常因不平事,便欲见吾君。兄弟居清岛,园林生白云。相思空怅望,庭叶赤纷纷。
每年我都看到榜单上的名字,听到那些高名声的传闻。常常因为一些不公的事情,便想去见见我的君主。我的兄弟住在清静的岛屿上,园林中飘浮着白云。思念之情让我无尽地怅惘,庭院中的树叶红了纷纷落下。
诗中提到的“见吾君”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反映了唐代士人对政治的热情与关注。同时,清岛的隐逸生活也体现了当时士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贯休,字子元,号瑶华,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擅长五言诗,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及社会时事。他的诗风直率而深情,常表现出对政治的不满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写于唐代,正值科举制度盛行之时,士人们普遍渴望通过考试实现个人价值与理想。诗人因兄弟在外而思念,表达了对不公社会的无奈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名利的渴望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开篇提到“前榜年年见”,表现出对科举榜单的关注,显示出诗人对仕途的憧憬与期待。“常因不平事,便欲见吾君”则流露出对当时社会不公的愤慨和对改变现状的渴望。接着,诗人提到“兄弟居清岛”,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结合,表达了思念与孤独的情感。结尾“庭叶赤纷纷”不仅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惆怅与无奈,仿佛在诉说着一段无尽的思念与失落。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科举的渴望,对社会不公的控诉,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情感复杂而深刻,反映了当时士人的普遍心态。
诗中提到的“清岛”主要指什么?
A. 繁华的城市
B. 宁静的隐逸之地
C. 大海
诗人对“高名”的态度是?
A. 无所谓
B. 渴望与羡慕
C. 轻视
“庭叶赤纷纷”描绘了什么情景?
A. 春天的生机
B. 秋天的凋零
C. 夏天的繁茂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贯休的这首诗更加内省,情感更为细腻。李白的作品偏向豪放与饮酒作乐,而贯休则沉浸于对名利与情感的沉思之中,展示了不同的士人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