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6:23: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6:23:33
昔时陪二贤,缨冕会神仙。
一去驰江海,相逢共播迁。
无因千里驾,忽睹四愁篇。
览讽欢何已,欢终徒怆然。
曾经陪伴那两位贤者,身披华丽的官服,与神仙相会。
一旦离去,奔向江海,偶然相逢,共同经历迁移的苦楚。
没有理由驾车千里,忽然看到那四首愁苦的诗篇。
观看与吟诵的欢乐又有什么用呢,欢乐最终只能徒增伤感。
韦嗣立,唐代诗人,以擅长描写山水、抒发情感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人情世态。
这首诗作于作者与好友张岳州分别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离别时的感伤。诗中通过回忆往昔的美好时光,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对友谊的珍视。
这首诗通过叙述与友人分别的情境,展现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感慨。开头两句“昔时陪二贤,缨冕会神仙”,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共同经历的美好时光,仿佛置身于一个理想的境界。接下来的“相逢共播迁”则暗示了人生的流动与变迁,虽有聚散,但仍保留着美好的记忆。
在“无因千里驾,忽睹四愁篇”中,诗人突如其来的悲伤情绪,暗示着离别的无奈与愁苦。最后两句“览讽欢何已,欢终徒怆然”则是对离别的深刻反思,表明即使有欢愉的相聚,最终也难掩离愁的伤感。全诗情感细腻,意象丰富,展示了诗人对人生、友情和离别的深刻思考。
全诗主要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离别的悲伤,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诗中提到的“二贤”指的是谁?
“无因千里驾”中的“无因”指什么?
最后的“欢终徒怆然”表达了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