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9:56: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9:56:53
九日登松峰寺东山晚眺 其二
作者: 多隆阿 〔清代〕
树影穿林入,悠悠日已西。
霜浓黄叶淡,风定白云低。
偶有宾鸿至,时看野鹤栖。
垂丝憔悴甚,衰柳拂长堤。
这首诗描绘了在秋日傍晚,作者登上松峰寺的东山远眺的情景。树影透过林间,慢慢地,太阳已经西沉。霜冻加重,黄叶变得稀疏,微风平静,白云低垂。偶尔有鸿雁飞来,时不时地看到野鹤栖息。垂柳看起来十分憔悴,衰弱的柳树轻拂着长长的堤岸。
作者介绍
多隆阿(约1640-1712),清代诗人,满族人,曾任官职,深受康熙皇帝器重。多隆阿在诗歌创作上继承了唐诗的传统,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抒发个人情感,作品语言清新,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九月九日(重阳节),正值秋季,诗人在松峰寺游览,借景抒怀,反映了他对自然的观察和对人生的感悟。重阳节有登高望远的传统,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日的宁静与凄凉,诗人用生动的意象描绘了自然界的变化,以及由此引发的内心感触。开头两句“树影穿林入,悠悠日已西”通过树影的变化,带出时间的流逝,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在这幅秋日的画面中,霜重、黄叶、白云等元素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季节的轮回感。接着,诗人提到偶尔飞来的鸿雁和栖息的野鹤,增添了生动的自然气息,同时也暗示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最后两句描绘了“垂丝”和“衰柳”,明显带有悲凉的情感,象征着生命的无常和衰老。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思索,充满了对生命和时间的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表现了诗人对生命流逝、自然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孤独与宁静的追求,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哲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宾鸿”指的是什么?
A. 野鸟
B. 鸿雁
C. 猫头鹰
D. 百灵鸟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表达了秋天的气氛?
A. 阳光
B. 黄叶
C. 雪花
D. 绿草
诗中的“霜浓”主要表现了什么样的季节特征?
A. 春天的温暖
B. 夏天的炎热
C. 秋冬的寒冷
D. 夏秋的交替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