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1:32: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1:32:52
金缕曲
作者: 杨葆光 〔清代〕
岂料真成别。霎时间风飘雨泊,柳枝仓猝。不敢人前轻堕泪,淹透香罗袖褶。刚过了伤春时节。只有离情伤难尽,子规声夜夜来啼血。人去后,向谁说。临岐岂道思归切。道才人流名自远,绮怀宜割。此语不禁沈痛甚,牵我肝肠寸裂。问甚日交枝花发。抛却今生期来世,许天长地久同心结。歌往事,当呜咽。
没想到真的要分别了。转瞬之间,风雨飘摇,柳枝也显得仓促。我不敢在人前轻易落泪,泪水湿透了香罗的袖褶。刚刚过了伤春的时节,只有离别的情绪难以尽释,子规的啼声夜夜来,似乎在哭泣。我走后,向谁诉说这些?离别的时刻,怎能说思念之情有多切。才道人流的名字已经远去,绮丽的情怀应该割舍。此言不禁让我心痛得更加剧烈,牵动着我的肝肠寸断。问何时能重逢,花开时节?抛开今生的约定,愿来世能够长久共结心契。回忆往事,不禁让人呜咽。
作者介绍
杨葆光,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为抒情词,情感细腻,风格清新,常描绘离愁别绪。
创作背景
《金缕曲》创作于清代,反映了诗人对离别的深刻感受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社会动荡与人事变迁使得离别成为常态,诗人借此表达对爱与情的执念。
《金缕曲》是杨葆光的经典之作,整首词以离别为主线,情感深沉而细腻。开篇以“岂料真成别”引入,瞬间的别离让人措手不及,接着描绘了风雨交加的场景,暗示了离别的伤感。柳枝仓猝,象征着离别的急促和无奈,诗人不敢在人前流泪,表现出对情感的压抑和内心的痛苦。
“刚过了伤春时节”,时光的流逝与伤感交织,离情难以释怀。“子规声夜夜来啼血”,子规的哀鸣更是将离别的主题推向高潮,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相思。诗人在面对离去之人时,感到无奈与孤独,“向谁说”更是展现了内心的无助与孤寂。
后半部分,诗人反思人流与名自远,似乎在说即使才子佳人的名声再响,也抵不过情感的割舍。“问甚日交枝花发”体现了对重逢的期待,然而“抛却今生期来世”,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的绝望。最终,回忆往事,情感的涌动化为无尽的呜咽,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显得尤为动人。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反映了离别的痛苦、无奈与对未来的期盼,表现了深厚的人情与对生命无常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子规”指的是什么鸟?
A. 燕子
B. 雀鸟
C. 杜鹃
D. 知更鸟
诗人在何种情况下不敢流泪?
A. 独自一人时
B. 在人前时
C. 下雨时
D. 伤春时
诗人对于重逢的期待是怎样的?
A. 绝望
B. 期待
C. 无所谓
D. 忘记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比较杨葆光的《金缕曲》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在表达离别情感上的异同,前者更为沉痛,后者则带有更多的细腻与婉约。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内心情感,但在情感的强烈程度和表达方式上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