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05: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05:23
乐广亡来冰镜稀,宓妃嫫母混妍媸。
且于雾里藏玄豹,休向窗中问碧鸡。
百氏典坟空自苦,一堆萤雪竟谁知。
门前春色芳如画,好掩书斋任所之。
乐广的亡灵来时如冰镜般稀薄,宓妃和嫫母的美貌在世间混淆了真伪。
不如在雾中藏匿那神秘的黑豹,别再向窗外询问那青色的鸡。
百家典籍的坟墓只让我徒然感到痛苦,一堆萤火虫般的雪花又有谁能知晓?
门前的春色如画般美丽,何妨关上书斋任其自得?
刘兼,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他的诗作常常反映个人情感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倦学》写于作者对学问和人生的反思时期,表现出他对繁多典籍的厌倦,以及对自然与生活的向往。
《倦学》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学问的倦怠与对自然的向往。开头两句通过“乐广亡来冰镜稀”和“宓妃嫫母混妍媸”,描绘了一种纷繁复杂的世道,正如古代的美丽与丑陋交织,令人困惑。诗人用“且于雾里藏玄豹”来表明他宁愿隐居于神秘的世界,而不愿在世间追逐那些难以捉摸的美好事物。
进一步,诗人在“百氏典坟空自苦”中透露出对古籍的无奈与苦涩,强调了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与批判。最后两句“门前春色芳如画,好掩书斋任所之”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书斋生活的逃避,体现出一种隐逸的态度和对自我内心的追寻。
整首诗以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哲理深邃而著称,给人以深思的空间。
整首诗表达了对学问的倦怠及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个人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强调了人的内心追求与外界的对立。
诗中提到的“宓妃”和“嫫母”是指:
A. 两位历史人物
B. 两位古代神话中的人物
C. 两位著名诗人
“百氏典坟空自苦”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受?
A. 对自然的热爱
B. 对古籍的厌倦
C. 对生活的满足
诗人选择在“雾里藏玄豹”说明了他:
A. 喜欢追逐名利
B. 渴望隐逸的生活
C. 想要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