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菩萨蛮

《菩萨蛮》

时间: 2025-04-26 06:42:46

诗句

玉京不许尘容到。

疏慵只合疏慵老。

鸥鸟共烟波。

田夫与醉歌。

忘怀无物我。

莫似陈惊坐。

勋业付长闲。

西山爽气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42:46

原文展示:

菩萨蛮
晁补之

玉京不许尘容到。
疏慵只合疏慵老。
鸥鸟共烟波。
田夫与醉歌。
忘怀无物我。
莫似陈惊坐。
勋业付长闲。
西山爽气间。


白话文翻译:

在玉京这个仙境,尘世的气息是无法到达的。
我懒散得只适合在这种慵懒中老去。
鸥鸟与烟波共舞,
田夫在田间醉唱着歌。
我已忘却了世间的事物,
不如陈子昂那样惊慌失措。
将一生的功业都寄托在悠闲之中,
在西山的清爽气息间。


注释:

字词注释:

  1. 玉京:指的是仙境或理想的境地,这里象征着美好、宁静的地方。
  2. 尘容:尘世的容貌或气息,指世俗的烦扰和纷扰。
  3. 疏慵:懒散、慵懒的状态。
  4. 鸥鸟:海鸥,象征自由自在的生活。
  5. 烟波:水面上的薄雾和波浪,营造出朦胧的意境。
  6. 田夫:指农夫,这里代表着普通劳动者。
  7. 忘怀无物:忘却世间的一切事物。
  8. 陈惊:指的是唐代诗人陈子昂,因其有忧国忧民之情,常感慨而惊慌。
  9. 勋业:功业、成就。
  10. 长闲:长久的闲适。
  11. 西山爽气:指西山的清爽气息,象征着自然的美好。

典故解析:

陈子昂是盛唐时期的诗人,以其忧国忧民的情怀著称,诗中提到他,暗示作者对人生的思考与心境的比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晁补之,字叔明,号阮亭,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色,表现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脱俗。他的作品常常蕴含哲理,反映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色与闲适生活,表达了对现实的逃避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菩萨蛮》是一首通过自然景色传达内心情感的词作。诗中的“玉京”代表了一个理想的、与世无争的境地,而“尘容”则是世俗生活的烦恼。诗人以疏慵的态度面对生活,似乎在向读者表达一种退隐的愿望。他对鸥鸟与烟波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的和谐美,也映射出诗人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在诗中,田夫的醉歌则象征着一种简单而真实的生活态度,与诗人所追求的闲适形成对比。诗人在“忘怀无物我”中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超脱,而“莫似陈惊坐”则提示我们,不应因外界的变迁而内心不安。最后,诗人将勋业与长闲相提并论,表明他对名利的淡然态度,选择在西山享受清爽的气息,体现了对自然的向往与对内心平静的追求。

整首词既有对理想生活的描绘,又有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展现出诗人深邃的哲理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玉京不许尘容到:通过“玉京”引入理想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一种向往。
  2. 疏慵只合疏慵老:表明诗人选择放弃世俗的追求,安于现状,体现出一种消极但又自得其乐的态度。
  3. 鸥鸟共烟波:描绘自然的和谐,象征着自由和宁静。
  4. 田夫与醉歌:通过田夫的歌声传达生活的真实与简单,形成与诗人内心状态的对比。
  5. 忘怀无物我:强调诗人对世事的超脱,体现出内心的宁静。
  6. 莫似陈惊坐:引入陈子昂,表达对他内心波动的反思。
  7. 勋业付长闲:表明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然,选择享受长久的闲适。
  8. 西山爽气间:结尾处将一切带回自然,强调诗人对清新气息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玉京”比喻理想境地,增强诗歌的意境。
  • 对仗:展现了诗人高超的对仗技巧,如“鸥鸟共烟波,田夫与醉歌”。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生活的思考,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名利的超脱,体现了一种淡泊明志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玉京:象征理想的境地,代表人们向往的生活。
  2. 鸥鸟:代表自由与无拘无束的生活。
  3. 烟波:象征宁静的自然环境,营造出一种悠闲的氛围。
  4. 田夫:代表普通人的朴素生活,强调真实与自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玉京”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现实生活
    b) 理想境地
    c) 忙碌的工作

  2. 诗中提到的“陈惊”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李白
    b) 杜甫
    c) 陈子昂

  3. 本诗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态度是?
    a) 渴望
    b) 超脱
    c) 拒绝

答案:

  1. b) 理想境地
  2. c) 陈子昂
  3. b) 超脱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晁补之的《菩萨蛮》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均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前者更强调内心的宁静与对世俗的超脱,而后者则注重描绘自然景色的美丽与静谧。两者在意境和情感上形成对比,展现出不同的诗歌风格与主题。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诗词新赏析:古典诗词的当代解读》

相关查询

庚戌九日还自上都饮酒于西嵓以野水竹间清秋岩酒中绿为韵十首 其三 庚戌九日还自上都饮酒于西嵓以野水竹间清秋岩酒中绿为韵十首 其二 庚戌九日还自上都饮酒于西嵓以野水竹间清秋岩酒中绿为韵十首 其一 七月还祁 庚申闰月从师还自颍上对新月独酌十三首 其十三 庚申闰月从师还自颍上对新月独酌十三首 其十二 庚申闰月从师还自颍上对新月独酌十三首 其十一 念奴娇 别仲亨 满江红 虎茵老人去汴二十年,重醉蜡梅於明 点绛唇 同浩然赏崔白梅竹图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力字旁的字 褶儿 行字旁的字 包含围的成语 诤竞 袒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寿爵 先来 特区 酉字旁的字 敬若神明 耒字旁的字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風字旁的字 累死累活 黄皮寡瘦 贴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少头没尾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