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寄寿安令簿慰诸君

《寄寿安令簿慰诸君》

时间: 2025-05-03 22:09:26

诗句

锦屏山下好安凄,花月风烟未改移。

闻说近来长袖过,林前立马尽多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2:09:26

原文展示:

寄寿安令簿慰诸君 锦屏山下好安凄,花月风烟未改移。 闻说近来长袖过,林前立马尽多时。

白话文翻译:

在锦屏山下,安逸而凄美,花月风烟依旧未变。 听说近来长袖飘飘的人经过,在林前停马停留了许久。

注释:

  • 锦屏山:地名,具体位置不详,但在此诗中象征着美丽而宁静的地方。
  • 安凄:安逸中带有一丝凄凉。
  • 花月风烟:指自然景色,花、月、风、烟,常用来形容美好的自然环境。
  • 未改移:没有改变。
  • 长袖:可能指穿着华丽的人,也可能暗指某位特定的人物。
  • 立马:停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雍(1011-1077),字尧夫,号梅山,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他的诗多以理学思想为背景,强调道德修养和人生哲理。此诗可能是邵雍寄给寿安县令簿慰诸君的,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邵雍在某个特定时刻,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和对自然美景的感慨,通过诗歌的形式表达出来。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锦屏山下的美景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首句“锦屏山下好安凄”,描绘了一个既安逸又带有一丝凄凉的场景,这种矛盾的情感为全诗定下了基调。第二句“花月风烟未改移”,强调了自然景色的恒久不变,与人事的变迁形成对比。后两句通过“长袖过”和“林前立马尽多时”的描写,暗示了诗人对某位特定人物的思念,以及他在美景前的沉思。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通过“锦屏山下”和“好安凄”描绘了一个美丽而略带凄凉的场景,为全诗定下了情感基调。
  • 第二句“花月风烟未改移”,强调了自然景色的恒久不变,与人事的变迁形成对比。
  • 第三句“闻说近来长袖过”,通过“长袖”这一形象,暗示了诗人对某位特定人物的思念。
  • 第四句“林前立马尽多时”,描绘了诗人在美景前的沉思,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自然景色的恒久不变与人事的变迁形成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表达。
  • 暗示:通过“长袖”这一形象,暗示了诗人对某位特定人物的思念。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通过对比和暗示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表达。

意象分析:

  • 锦屏山:象征着美丽而宁静的地方。
  • 花月风烟:象征着美好的自然环境。
  • 长袖:可能指穿着华丽的人,也可能暗指某位特定的人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锦屏山”象征着什么? A. 美丽而宁静的地方 B. 凄凉的地方 C. 繁华的地方 D. 荒凉的地方

  2. 诗中的“长袖”可能指什么? A. 穿着华丽的人 B. 凄凉的人 C. 荒凉的地方 D. 繁华的地方

  3. 诗中的“花月风烟”象征着什么? A. 美好的自然环境 B. 凄凉的自然环境 C. 荒凉的自然环境 D. 繁华的自然环境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邵雍的其他诗作,如《梅花诗》等,可以进一步了解其诗歌风格和主题。

诗词对比:

  • 可以与唐代诗人王维的山水诗进行对比,如《山居秋暝》等,分析两者在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情感上的异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邵雍的诗作,可以进一步了解其诗歌风格和主题。
  • 《唐诗三百首》:收录了王维的诗作,可以进行诗词对比。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壶中天(赋秀野园清晖堂·别本作为陆义斋赋清晖山堂) 风入松(赋稼村) 潇潇雨/踏莎行 风入松(听琴中弹樵歌) 木兰花慢(赵鹤心问余近况,书以寄之) 渡江云(怀归) 珍珠令·桃花扇底歌声杳 木兰花慢(为越僧樵隐赋樵山) 摸鱼子·又孤吟 清平乐(别苗仲通)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户牖 倚人庐下 爻字旁的字 零落山丘 爿字旁的字 匕字旁的字 宏渊 祁溪之举 择善固执 包含张的词语有哪些 玉字旁的字 郿鄠 包含刚的成语 九流百家 四点底的字 青禁 较如画一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