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1:41: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41:01
群雁南翔,明河西转,树头已换商飙。
扰扰浮生,劳劳终日,鬓边渐点霜毛。
壮志未能消。向无人知处,私淬吴刀。
金鼓轰天,原来江上滚秋涛。
何言铜柱难标。且风尘混迹,屠钓为交。
十万樗蒲,百千沽酒,筵前红粉相招。
醉了更登高。叹江山冷落,人物萧条。
仰问苍苍,为须有地置吾曹。
群雁向南飞翔,明亮的河流向西流转,树梢已经换上了秋风的气息。
浮生如梦,终日忙碌,鬓边渐渐有了白发。
壮志未能消退。向着无人知晓的地方,我私下磨砺吴刀。
金鼓声震天响,原来江面上滚滚秋涛。
何必说铜柱难以标记。只要在风尘中混迹,屠夫和钓者也是交情。
十万樗蒲,百千酒席,筵席前红颜知己相招。
醉了就更要登高。叹息江山的冷落,人物的萧条。
仰天问苍天,何时能为我们安置一个家园。
作者介绍: 俞士彪(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以其豪放激昂的诗风著称,作品常常表达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切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和个人生存的困境。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反映出对家国的忧虑以及对理想的追求。
《望海潮》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和个人的感受,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理状态。诗的开头,“群雁南翔,明河西转”用自然景象引入,营造出一种秋天的氛围,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接着,诗人转向自我,感叹“鬓边渐点霜毛”,表现出对衰老的无奈和对壮志未酬的惋惜。
“金鼓轰天,原来江上滚秋涛”一句,体现了历史的激荡与个人的渺小。诗人在此展示出一种壮志难酬的悲哀,渴望在无人知晓的地方磨砺自己的才华。后半部分的描写则转向人间烟火,描绘了酒宴、红粉的热闹,却又透出一丝冷落,仿佛在感慨“江山冷落,人物萧条”的无情现实。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人生的对比,反映了诗人的感伤与理想,展现了一种既现实又理想的哲思。诗中的情感深邃而复杂,给人以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对仗,如“金鼓轰天”与“滚秋涛”的对比,突出了壮丽与悲凉的交织。此外,拟人化的手法也使得自然景象更具情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透过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反思,展现了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无奈,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和自我命运的深切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群雁南翔”主要表达了什么意象?
A. 季节的变化
B. 战争的景象
C. 友情的温暖
答案:A
“壮志未能消”中“壮志”主要指什么?
A. 名利
B. 理想与抱负
C. 爱情
答案:B
诗人通过什么方式表达对社会的感叹?
A. 描绘自然景象
B. 讲述历史故事
C. 表现个人情感
答案: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