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28: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28:37
空水阁
作者: 闵麟嗣 〔清代〕
欲穷瀑水源,峡束忽无路。
上有蛟龙居,下杂古今树。
数石何渐渐,飞动令我惧。
侧身入空冥,盘曲审跬步。
阴森鬼搏人,日月如未曙。
一阁踞其巅,青苍于此聚。
山僧不常栖,终年白云住。
双扉风为开,倚槛时一顾。
晚来山雨晴,豁见湖光露。
留连空明中,恍惚若有悟。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探索与思考。诗人在寻找瀑布的源头时,发现峡谷中道路被阻,似乎无处可去。上方有蛟龙栖息,下方则生长着古老和现代的树木。几块石头渐渐出现,飞动的景象让我感到恐惧。侧身进入空旷的虚无中,曲折的路径让我小心翼翼。阴暗的环境让人感到恐怖,日月似乎都没有光明。一座阁楼屹立在山巅,青翠的颜色在此聚集。山中的僧人不常居住,整年都在白云间漂泊。双扇门在风中打开,倚靠在栏杆上时不时回首。傍晚时分,山雨过后天晴,豁然开朗,湖光闪现。在这空灵明亮的空间中,我留连忘返,似乎有了些许领悟。
这首诗的意象中包含了许多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如蛟龙象征着水的力量和神秘,山僧则是隐士生活的代表,象征着对自然的归隐和哲学的追求。诗中提到的“空冥”与道教哲学有关,反映了对虚无和自然的思考。
闵麟嗣(约1660年-约1730年),字子健,号湛泉,清代诗人。生于书香门第,受过良好的教育,擅长诗词,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生的哲学思考。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常通过描绘自然景观来表达内心的情感。
《空水阁》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复兴的时期。诗人在追求自然之美的同时,也在思索人生的意义与存在的价值。
《空水阁》是一首充满哲理与自然美的诗。诗人在寻找瀑布源头的过程中,表现出对自然环境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思考。开头的几句通过描写险峻的峡谷与难以通行的道路,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危险的氛围。尤其是“上有蛟龙居,下杂古今树”,不仅描绘了奇特的自然景观,还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积淀。接着,诗人用“飞动令我惧”表现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传达出人与自然之间的微妙关系。
在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进一步深入空冥之境,展现出一种孤独和沉思的状态。“阴森鬼搏人,日月如未曙”,通过对阴暗景象的描绘,表达出对生命未知和恐惧的思考。而“一阁踞其巅,青苍于此聚”则展现了诗人心灵的归宿,象征着在自然中寻求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最后几句“晚来山雨晴,豁见湖光露”描绘了雨后初晴的美丽景象,象征着希望与启迪,给整首诗带来了光明的结尾。留连于“空明中”,诗人似乎在追寻一种超脱的境界,反映了他对精神世界的探索与领悟。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展现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对人生哲理的探讨。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思考,体现了对生命意义的追寻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蛟龙”象征什么?
填空题:诗人在寻找瀑水源时,感到“_____”,表明他内心的恐惧。 答案:无路可走
判断题:诗中“晚来山雨晴,豁见湖光露”表达了希望与启迪。
答案: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