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12: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12:29
过竹山和邵宝游竹山诗原韵
作者: 王抱承 〔清代〕
胜欲先生首倡游,得名四百有余秋。
会无修菉千竿映,剩有空明一片浮。
星聚昔偏来胜友,陆沉今已尽神州。
眼前风景依然好,一一题诗在上头。
这首诗的意思是:胜欲先生最早倡导游览竹山,至今已有四百多个秋天。虽然没有了千竿修竹的映衬,眼前依然有一片空明的湖面浮现。往昔我曾聚集过许多友人,现在神州大地已只剩下孤独。眼前的风景依旧美好,我将一一在此题写诗句。
作者介绍: 王抱承,清代诗人,擅长山水诗,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寄托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游览竹山之时,因感怀风景的变化与友人的离散,抒发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
这首诗以竹山为背景,描绘了自然风光与个人情感的交融。开篇通过“胜欲先生”引出竹山的游历历史,既有对古人足迹的追忆,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接下来的“会无修菉千竿映”则表现出对当下景象的感慨,曾经的繁茂竹林已不复存在,留下的只是眼前那片空明的湖面,象征着一种空灵与孤独。
“星聚”和“陆沉”的对比,表明了诗人对昔日友人的怀念,神州已然沉寂,友人难再聚首,情感在时光的冲刷中愈加苍凉。最后一句强调了即使景色依旧迷人,个人的孤独感依然存在,诗人在美景中只能以题诗来寄托自己的情感,这种情感的细腻与深刻,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思索与哲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游竹山为线索,反映了自然美景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惋惜和对友人的怀念,展现了一种“物是人非”的哲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胜欲先生”指的是谁?
A. 一位诗人
B. 一位倡导游览的人
C. 一位历史人物
答案: B
诗中提到的“空明”指的是什么?
A. 繁茂的竹林
B. 清澈的湖面
C. 明亮的星空
答案: B
诗人对过去的感情是怎样的?
A. 忘记
B. 怀念与惋惜
C. 快乐
答案: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风光与内心情感,但更强调了静谧的氛围和个人的宁静,而王抱承的诗则在怀旧中融入了对友人的思念,情感更加细腻。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