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渔父词(宝公)

《渔父词(宝公)》

时间: 2025-04-27 23:20:01

诗句

来往独龙冈畔路。

杖头落索间家具。

后事前观如目睹。

非谶语。

须知一念无今古。

长笑老萧多病苦。

笑中与药皆狼虎。

蜡炬一枝非嘱付。

聊戏汝。

热来脱却娘生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3:20:01

原文展示:

来往独龙冈畔路。
杖头落索间家具。
后事前观如目睹。
非谶语。须知一念无今古。
长笑老萧多病苦。
笑中与药皆狼虎。
蜡炬一枝非嘱付。
聊戏汝。热来脱却娘生袴。

白话文翻译:

在独龙冈边的路上来来去去。
手杖落下,索具之间杂乱的家具。
未来的事情和过去的事情就像眼前所见。
这不是先知的预言,须知一念之间没有今古之分。
长笑着看老萧多病的苦难。
在笑声中,药物如同狼与虎。
蜡烛一支并非托付给你。
随意地调侃你,热的时候就把母亲生下的衣裳脱掉。

注释:

字词注释:

  • 独龙冈:指特定的山冈,可能是诗人所游历的地方。
  • 杖头:手杖的顶部,象征着诗人的行走和经历。
  • 落索:指绳索的落下,暗指困境或无奈。
  • 非谶语:不是预言,表示对未来的无所畏惧。
  • 狼虎:比喻药物的毒性或痛苦。
  • 蜡炬:蜡烛,象征生命的短暂与脆弱。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古典典故,但通过对生活状态的描绘和对未来的思考,反映出一种哲理性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惠洪(1091年-1157年),字宗道,号山人,宋代诗人。惠洪是南宋时期的高僧,以其诗歌和禅理闻名,作品常蕴含哲理,反映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惠洪对生活的深刻反思之际,表达了对生命无常、未来不可知的感慨,反映出当时社会动荡及人们对生活的焦虑。

诗歌鉴赏:

这首《渔父词》通过独特的意象和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洞察与对命运的思考。诗中描绘的独龙冈畔路,象征着人生的旅途,杖头落索则暗示着对生活的无奈与困惑。诗人进一步探讨了对未来的理解,认为一切都是瞬息万变的,未来与过去并非绝对的界限。通过“长笑老萧多病苦”,诗人表达了对老年和疾病的无奈与嘲弄,显示出一种超然的态度。

诗中提到的“狼虎”不仅象征着药物的痛苦,也暗示着生活中的种种挑战与困境。最后一句“热来脱却娘生袴”则表现了一种洒脱的人生态度,诗人似乎在告诫自己在面对生活的种种时,应该学会放下与调侃,保持一颗轻松的心态。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却又带有一丝幽默与豁达,体现了惠洪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来往独龙冈畔路:描绘了诗人行走于独龙冈边的情景,暗示人生的旅途。
  2. 杖头落索间家具:表达了生活的繁杂与无奈,手杖的落下象征着疲惫与困顿。
  3. 后事前观如目睹:未来的事情仿佛已在眼前,显示出诗人对命运的清晰感知。
  4. 非谶语:强调这不是预言,表明对未来的思考不是迷信,而是理性的认知。
  5. 须知一念无今古:思考时间的流转,表达对时间无常的理解。
  6. 长笑老萧多病苦:以笑面对老年和疾病,表现出一种豁达的态度。
  7. 笑中与药皆狼虎:药物如狼虎,暗示人生中的痛苦与挑战。
  8. 蜡炬一枝非嘱付:蜡烛的短暂象征生命的脆弱,如此生命难以寄托。
  9. 聊戏汝:以调侃的方式表达对生活的态度。
  10. 热来脱却娘生袴:在热的时候放下束缚,象征洒脱与自在。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狼虎”比喻药物的痛苦,形象生动。
  • 对仗:整首诗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夸张:对老萧的病苦进行了夸张的描绘,强调人生的无常。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人生的思考与对命运的调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与对未来的淡然态度。通过幽默的语言和深刻的哲理,诗人传达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独龙冈:象征人生旅途,暗示孤独与探索。
  • 杖头落索:代表困境与疲惫。
  • 蜡炬:象征生命的脆弱与短暂。
  • 狼虎:象征生活中的痛苦与挑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独龙冈”象征了什么?
    A. 孤独的旅途
    B. 生命的短暂
    C. 药物的痛苦

  2. “狼虎”在诗中比喻了什么?
    A. 未来的希望
    B. 生活的挑战
    C. 自然的威胁

  3. 本诗的主题思想主要是什么?
    A. 对生命的感慨与调侃
    B. 对自然的赞美
    C. 对历史的反思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同样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与自然的向往。
  • 苏轼的《赤壁赋》:探讨了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感慨。

诗词对比:
惠洪的《渔父词》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在主题上均反映了对人生的思考,但惠洪更侧重于对人生苦难的调侃,而陶渊明则更多地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的热爱。两者都展现了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但情感基调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惠洪集》
  • 《中国古典诗词赏析》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行路难 其六 行路难 行路难 行路难 行路难 其三 行路难 行路难 行路难 行路难拟王筠 行路难拟吴均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河梁携手 包含掬的词语有哪些 别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劣的成语 审己度人 阜字旁的字 久怀 夕字旁的字 流落他乡 玉罗 牵网 尣字旁的字 八字旁的字 奇技淫巧 半仙 义不容隐 伽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三十哥 豕字旁的字 宝盖头汉字大全_带宝盖头的汉字详解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