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题李愬画像

《题李愬画像》

时间: 2025-05-05 20:03:44

诗句

淮阴北面师广武,其气岂只吞项羽。

君得李佑不肯诛。

便知元济在掌股。

羊公德行化悍夫,卧鼓不战良骄吴。

公方沉鸷诸将底,又笑元济无头颅。

雪中行师等儿戏,夜取蔡州藏袖底。

远人信宿犹未知,大类西平击朱泚。

锦袍玉带仍父风,拄颐长剑大梁公。

君看鞬橐见丞相,此意与天相始终。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0:03:44

原文展示

题李愬画像
作者: 惠洪 〔宋代〕

淮阴北面师广武,其气岂只吞项羽。
君得李佑不肯诛,便知元济在掌股。
羊公德行化悍夫,卧鼓不战良骄吴。
公方沉鸷诸将底,又笑元济无头颅。
雪中行师等儿戏,夜取蔡州藏袖底。
远人信宿犹未知,大类西平击朱泚。
锦袍玉带仍父风,拄颐长剑大梁公。
君看鞬橐见丞相,此意与天相始终。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李愬的英勇和智慧,提到他北征广武,气势非凡,岂止是能吞并项羽。你得到李佑却不肯杀掉他,便知道元济在掌握权力。羊公的德行能够感化那些勇猛的武将,然而他却因沉默而被指责。公方在众将之中显得沉默而深沉,他嘲笑元济没有头颅。雪中出征就像小孩子玩耍一样,夜里取得蔡州的战利品藏在袖中,远方的人们即使在信宿也不知道这件事,像西平击朱泚一样。身穿锦袍玉带的你,依然保持着父辈的风范,手持长剑像大梁的公子。你看看鞬橐(箭囊)中所见的丞相,这个意思与天意是相连的。

注释

  • 淮阴:指的是历史上著名的淮阴地区,地理位置在今天的江苏省。
  • 项羽: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统帅,楚汉之争中与刘邦争夺天下。
  • 李佑:指的是李愬,历史上著名的武将。
  • 元济:指的是另一位历史人物,可能与权力斗争有关。
  • 羊公:指的是羊祜,东晋时期著名的将领,以德行著称。
  • 蔡州:历史上一个地名,可能与战争有关。
  • 朱泚:指的是唐朝末年的一位叛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惠洪,宋代诗人,以其豪放和激昂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关注历史人物和事件,体现了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是在对李愬的画像进行题咏时创作,旨在赞颂李愬的英勇和智慧,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政治的感慨。

诗歌鉴赏

惠洪的《题李愬画像》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历史寓意,展现了李愬的人格魅力与军事才能。诗中通过对比手法,描绘了李愬的英勇和权谋,强调了他在历史长河中的重要地位。开篇提到淮阴北面师广武,瞬间将读者带入一个历史的场景中,气势恢宏,令人感受到一种英雄豪情。接着提到李佑与元济的关系,似乎暗示着权力斗争的复杂性。诗中多次提到具体的历史人物,使整首诗不仅有了生动的情节,也增加了历史的厚重感。

在语言上,惠洪运用了丰富的对仗和修辞手法,使得诗句朗朗上口,充满了节奏感和力量感。同时,诗中的意象如“锦袍玉带”、“拄颐长剑”等,生动地描绘了李愬的英武形象,体现了其不屈的精神和卓越的才能。整首诗在赞美中流露出对英雄人物的敬仰,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淮阴北面师广武,其气岂只吞项羽:描绘李愬在淮阴的雄心壮志,气势如虹,超越了项羽。
  2. 君得李佑不肯诛,便知元济在掌股:提到李佑的宽厚和元济的权谋,暗示政治斗争的复杂。
  3. 羊公德行化悍夫,卧鼓不战良骄吴:羊公以德服人,反映出道德力量的影响。
  4. 公方沉鸷诸将底,又笑元济无头颅:李愬的沉稳与元济的轻浮形成对比。
  5. 雪中行师等儿戏,夜取蔡州藏袖底:表现李愬在雪天出征的决断,且有着非凡的战术安排。
  6. 远人信宿犹未知,大类西平击朱泚:暗示战争的隐秘性和英雄的豪情。
  7. 锦袍玉带仍父风,拄颐长剑大梁公:展现李愬的威武形象,传承父辈的风范。
  8. 君看鞬橐见丞相,此意与天相始终:强调李愬的忠诚与责任感,与天命相应。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表达的力度和美感。

主题思想:赞美李愬的英雄气概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反映了对权力和忠诚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锦袍玉带:象征着权力与地位。
  • 长剑:象征勇气和战斗精神。
  • 鞬橐:暗示军事才能和责任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李愬的形象在诗中是如何描绘的?
    A. 忍辱负重
    B. 英勇无畏
    C. 贪婪自私
    答案:B

  2. 诗中提到的“羊公”是谁?
    A. 李愬
    B. 羊祜
    C. 元济
    答案:B

  3. 诗中提到的“雪中行师”有什么象征意义?
    A. 战争的艰辛
    B. 冬天的寒冷
    C. 无聊的游戏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惠洪与杜甫的作品都关注历史人物,但惠洪更侧重于对武将的赞美,而杜甫则更多地反映了社会现实和战争的苦难。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拟古九首 其五 拟古九首 其四 拟古九首 其三 拟古九首 其二 拟古九首 其一 送吕君采元史北平 桐谷山房 张节妇 青霞洞天偕章三益佥事观石枰 命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糸字旁的字 养力蓄锐 杯水车薪 镸字旁的字 童字篆书书写指南_篆书童字写法详解 炫巧斗妍 阿姨字拼音怎么写_汉字拼音学习 风结尾的成语 也字开头的成语大全_也字成语汇总 龙老字的笔顺怎么写?龙老字笔顺详解,助你规范书写汉字_汉字笔顺学习 耒字旁的字 齒字旁的字 野心勃勃 表演 熊经鸟引 市怨结祸 四百字作文怎么写?这份四百字作文写作指南,让你轻松掌握写作技巧_作文写作不发愁 打火店 纠折 含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