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释老六言十首

《释老六言十首》

时间: 2025-05-07 21:21:11

诗句

应真渡揭厉水,个个皆以杖扶。

长江千里天堑,讵能踏一枝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1:21:11

原文展示:

应真渡揭厉水,个个皆以杖扶。长江千里天堑,讵能踏一枝芦。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在险恶的水流中,大家都用杖来扶持自己。长江如同千里天堑,哪能轻易踏过一根芦苇?

注释:

  • 应真:或指某种真理或事实,此处可能是诗人的自我反思。
  • 渡揭:渡水的意思,“揭”可能有“渡过”的含义。
  • 厉水:指急流或险水。
  • 长江千里:比喻长江的壮阔与险恶。
  • 天堑:形容阻碍极大的河流。
  • :芦苇,生长在水边,象征脆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梦阮,号雪窗,南宋著名诗人。生于1123年,卒于1184年。他是宋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以其豪放的个性和深邃的思想著称。刘克庄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激昂,又有淡泊宁静,常常以自然景物表达情感。

创作背景:

《释老六言十首》是刘克庄在经历人生的磨难与挫折后所作,反映了他对人生困境的深刻思考与感悟。同时,这首诗也可能是对社会动荡、个人处境的感慨,表达了人们在面对自然和社会困难时的无奈与挣扎。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渡水情景的描写,展现了人在面对自然力量时的渺小与无助。开头“应真渡揭厉水”,形象地呈现出在险恶的水流中,众人皆不得不依靠拐杖来帮助自己,暗示着人们对自然的无力感与依赖。接着“长江千里天堑”,以壮阔的长江作为背景,强调了大自然的险恶与不可逾越。最后一句“讵能踏一枝芦”,则用芦苇的脆弱来比喻人生的脆弱与渺小,传达出一种深深的无奈与感慨。

整首诗在简短的文字中蕴含了丰富的哲理,表现了对生命困境的深刻思考,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反思。诗歌的意象鲜明,情感真挚,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应真渡揭厉水:在险恶的水流中,众人皆需用杖相助,表现了面对困难时的无奈。
  2. 个个皆以杖扶:每个人都依靠拐杖来稳定自己,象征着对外界的依赖。
  3. 长江千里天堑:长江如同一道千里长的天堑,暗示着自然的伟大与人的渺小。
  4. 讵能踏一枝芦:即使是轻巧的芦苇,也无法轻易踏过,表现出人生的脆弱与不易。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长江比作“天堑”,突出了自然的无情与险阻。
  • 对仗:上下句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人在面对自然和生活的艰难时所感受到的无奈与脆弱,体现了对生命的深刻反思和对自然力量的敬畏。

意象分析:

  • :象征生命的艰难与不确定。
  • :代表着生存的工具与支撑。
  • 长江:象征着伟大的自然力量与人类的渺小。
  • :象征脆弱与易碎的人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应真渡揭厉水”的意思是?

    • A. 渡水时很轻松
    • B. 渡水时非常危险
    • C. 渡水时大家都很快乐
  2. “长江千里天堑”中的“天堑”是指?

    • A. 美丽的风景
    • B. 难以逾越的障碍
    • C. 浪漫的爱情
  3. 整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轻松愉快
    • B. 无奈与脆弱
    • C. 兴奋与快乐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杜甫的《望岳》
  2. 李白的《庐山谣》
  3.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刘克庄的诗歌更具沉重感,李白的诗则更显轻松与豪放。两者都描绘了自然之美,但刘克庄更关注在人生困境中的无奈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刘克庄诗选》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戏赠张五弟諲三首 春夜竹亭赠钱少府归蓝田 奉和圣制上巳于望春亭观禊饮应制 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夏日过青龙寺谒操禅师(与裴迪同作) 赠刘蓝田(一作卢象诗) 故西河郡杜太守挽歌三首 黄雀痴 过卢四员外宅看饭僧共题七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编遣 悬壶行医 财大气粗 包含萧的成语 背黑锅 艮字旁的字 日拙心劳 西字头的字 灼背烧顶 夹马营 侩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采字头的字 干暴 根脚 木直中绳 藤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尸字头的字 先字旁的字 彻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