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2 07:38: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07:38:18
浮埃古壁上,萧然四真人。
矫如云中鹤,犹若畏四邻。
坐令世俗士,自惭污浊身。
勿谓今所无,嵩少多隐沦。
古老的墙壁上浮着尘埃,四位高洁的真人显得如此冷静。
他们像云中的仙鹤一样矫健,却又似乎害怕身边的世俗之人。
让那些世俗的士人感到自愧不如,因他们心中充满了污浊。
不要说如今世间没有隐士,嵩山和少林山上就有许多隐士在默默隐居。
苏辙(1039-1112),字子美,号晦庵,苏轼的弟弟,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苏辙的诗作多表现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风格清新自然,常以道教思想为背景,强调内心的修养与超脱。
这首诗作于熙宁年间,正值南宋时期士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通过对四位真人的描绘,表达了苏辙对高洁人格的向往与对世俗浑浊的批判。
这首诗通过描绘四位道教真人,展现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家园的向往。诗中“浮埃古壁上”一句,打开了历史的维度,暗示了人们在历史长河中所面临的尘世烦扰与道德沦丧。接下来的“矫如云中鹤”,通过优美的意象,突显了真人的高雅与清逸,形成了与世俗的鲜明对比。
而“坐令世俗士,自惭污浊身”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士人自愧不如的情感,反映出士人在面对清明高洁的道德形象时的无奈与自责。这种对比不仅让人感受到人性的复杂,也激发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最后一句“勿谓今所无,嵩少多隐沦”,则给予了读者一种希望,提醒人们虽然当下隐士不多,但仍有隐士在坚守理想,追求内心的平静。整首诗不仅情感真挚,而且意境深远,展现了苏辙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整首诗表达了对高洁人格的向往和对世俗浑浊的批判,展现了人们在面对理想与现实冲突时的思考与自省,传达出一种超脱与隐逸的生活理想。
诗中的“四真人”指的是哪几位?
a) 道教的神仙
b) 历史人物
c) 诗人自己
诗中“浮埃”象征什么?
a) 清新
b) 纯洁
c) 污浊与历史
作者通过何种比喻来形容真人?
a) 猫咪
b) 云中鹤
c) 大海
苏辙《吴道子画四真君》 vs 陶渊明《归园田居》
两首诗都表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苏辙更强调道德的自省与现实的批判,而陶渊明则更注重自然的和谐与内心的宁静。
以上内容为《熙宁壬子八月于洛阳妙觉寺考试举人及还道出嵩少之间至许昌共得大小诗二十六首 其九 吴道子画四真君》的详细解析与学习资料,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诗意与作者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