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葺居五首

《葺居五首》

时间: 2025-05-02 11:02:00

诗句

庭方止数寻,风月所从入。

百年养毒树,攒芒比刀戟。

伐之念生久,不伐愁跣足。

且复为人谋,庖椹利朝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02:00

原文展示:

庭方止数寻,风月所从入。
百年养毒树,攒芒比刀戟。
伐之念生久,不伐愁跣足。
且复为人谋,庖椹利朝食。

白话文翻译:

庭院不过数丈,风月从这里进入。
百年栽培的毒树,荆棘丛生如刀剑。
伐木的念头已久,若不伐木心中忧愁。
但又为他人考虑,厨房的果实供早膳。

注释:

  • 庭方:指院子、庭院的大小。
  • :停留、止步。
  • 百年养毒树:指经过长时间生长的毒树,象征着痛苦与困扰。
  • 攒芒:形容尖锐的刺,像刀剑一样。
  • 伐之念生久:心中早已产生砍伐的想法。
  • 不伐愁跣足:不砍伐就会心生忧愁,脚步也会无所适从。
  • 庖椹:厨房里的果实,这里指日常生活的食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美,自号晦庵,宋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书法家。他是苏洵的次子,苏轼的弟弟。苏辙以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政治才能,成为北宋时期的杰出人物。

创作背景:

《葺居五首》是苏辙在某个时期对于生活和居所的感悟,反映了他对家园、生活困境的思考。诗中通过对庭院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中困扰和烦恼的反思,展现出一种无奈与自省的情感。

诗歌鉴赏:

《葺居五首》是一首蕴含深刻哲理的诗作,诗中描绘的庭院虽小,却蕴藏着风月的美好,折射出人对生活的思考。苏辙通过“百年养毒树”这一意象,暗示了生活中沉重的负担与困扰,这棵树不仅是时间的象征,也是困扰心灵的象征。诗人面对久生的伐木之念,内心的挣扎与矛盾愈发明显,既渴望改变现状,又对未来感到迷茫。最后一句“且复为人谋,庖椹利朝食”,彰显了诗人对生活的务实态度,体现出一种责任感和务实的生活哲学。这首诗整体上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充满了人生哲理的意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庭方止数寻,风月所从入:描绘庭院的空间虽小,但风和月光依然流入,象征着对自然的依恋。
  2. 百年养毒树,攒芒比刀戟:经历时间的毒树象征了生活中的痛苦,荆棘丛生如同刀剑,暗示艰辛与困扰。
  3. 伐之念生久,不伐愁跣足:心中早有砍伐的想法,但若不行动,则内心忧愁,脚步不知何去。
  4. 且复为人谋,庖椹利朝食:虽然内心挣扎,但最终还是要考虑他人,务实地为生活而努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毒树比作生活中的负担。
  • 对仗:诗中有对称的结构,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庭院的描绘与内心的挣扎,表达了对生活中困扰的反思与自省,同时也传达出一种务实的生活态度,展现了诗人对责任与生活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庭院:象征生活的空间和环境。
  • 毒树:象征生活中痛苦和困扰的事物。
  • 刀戟:象征生活中的困难与挑战。
  • 庖椹:象征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反映了生活的现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毒树”象征什么?
    A. 美好事物
    B. 生活中的痛苦与困扰
    C. 自然的和谐

  2. “伐之念生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现状的无奈与挣扎
    C. 对他人的关心

  3. 庖椹在诗中指的是什么?
    A. 诗人的朋友
    B. 日常生活的食物
    C. 自然的景色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与苏辙的《葺居五首》相比,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同样表达了对生活困境的感慨,但杜甫更多地聚焦于社会的变迁和自身的责任,表现出更为直接的社会关怀。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历代诗词鉴赏》
  • 苏辙相关研究论文与著作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武昌怀古 武昌怀古 垓下怀古 游惠山 连都官祭歌 嘲高士廉木履 次林千之赠水帘洞黄秀才韵 惜分飞 虞美人 南歌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忆秦娥 包含罐的词语有哪些 雄才伟略 包含齐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卬的词语有哪些 惹祸招殃 旋复回皇 弋字旁的字 缓带 祖师爷 几字旁的字 磨叨 揩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长字旁的字 侵偪 予人口实 短衣匹马 白字旁的字 弓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