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9:56: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56:29
遗墨消磨顾陆馀,开元一一数吴卢。
本朝唯有宗元近,国本长留后世模。
出世真人气雍穆,入蕃老释面清癯。
居人不惜游人爱,风雨侵陵色欲无。
遗留下的墨迹渐渐消磨,令人怀念陆游的遗风。
开元时期的风采,犹如数一数吴王与卢王。
在我们这个朝代,只有宗元(元)最为接近,
国家的根基将长久留存于后世的模样。
出世的真人气度悠然宁静,
入世的老释(释迦牟尼)面容清瘦而苍老。
当地人并不珍惜,反而游人却心心念念,
风雨侵蚀,寺庙的色彩依然没有减弱。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瞻,号晦翁,宋代著名诗人、散文家,苏轼的弟弟。他与苏轼同为“二苏”,在文学上有深厚的造诣,尤以诗文见长。苏辙的作品多反映他对人生、社会的思考,风格清新自然。
这首诗是在参观郾城彼岸寺时所作,诗人通过对寺庙的描写,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及对当下的感慨,展现了士人对于传统文化和历史遗迹的珍视之情。
苏辙的《题郾城彼岸寺二首 其二》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情感的作品,诗中通过对寺庙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敬仰与思考。开头的“遗墨消磨顾陆馀”一句,突显了历史的流逝与文化的延续,陆游作为历史名人,其遗留下来的作品让人惋惜。而接下来的“开元一一数吴卢”,则通过列举历史上的名士,进一步强调了开元年间的盛世与辉煌。
“本朝唯有宗元近,国本长留后世模”,这两句既反映了对当朝文学家的赞赏,又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期望。此时,诗人将自身与历史联系在一起,表现出一种强烈的文化自信和历史责任感。接下来的描写“出世真人气雍穆,入蕃老释面清癯”则展现了两种人生境界的对比,反映了诗人对超脱与世俗生活的深刻思考。
最后的“居人不惜游人爱,风雨侵陵色欲无”则揭示了人们对美的漠视与珍惜的矛盾,表达了对环境破坏与文化遗产的忧虑。整首诗在古朴的意象中,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人文关怀,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敬畏与对生活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古迹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与对文化的珍视。诗人不仅反映了对过往文化的追忆,同时也对当代社会的美好寄予了厚望,展现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诗中提到的“开元”是指哪个历史时期?
A. 唐朝
B. 宋朝
C. 明朝
“出世真人气雍穆”中的“雍穆”意指什么?
A. 热闹
B. 宁静
C. 明亮
诗人对当地人的态度是怎样的?
A. 珍惜
B. 漠视
C. 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