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03: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03:06
四块玉·绿鬓衰
作者: 马致远
绿鬓衰,红颜改,
羞把尘容画麟台。
故园风景依然在,
三顷田,五亩宅,
归去来。
青葱的鬓发已渐渐衰老,红润的面容也已改变,
我羞于在画台上描绘这满是尘土的容颜。
故乡的风景依旧存在,
三顷的田地,五亩的宅子,
我想要回去。
本诗没有显著的典故,但“绿鬓”和“红颜”均是传统文化中常用来形容青春美丽的词汇,且“归去来”暗示了对乡土的深切思念与归属感。
马致远(1255年-1325年),元代杂剧作家和诗人,以其戏剧作品《汉宫秋》闻名。马致远的诗歌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为主,语言清新流畅。
《四块玉·绿鬓衰》创作于元代,反映了作者对时光流逝、青春消逝的感慨,以及对故乡的眷恋之情。此时社会动荡,诗人通过怀旧表达内心的孤独和对安宁生活的渴求。
本诗通过对比青春与衰老,表达了时间的无情和对故乡的思念。开头的“绿鬓衰,红颜改”直接点出主人公的感受,青涩的青春已不复存在,面容的变化让人倍感惋惜。接着“羞把尘容画麟台”,表现出主人公对自己衰老容颜的无奈与羞愧,仿佛在艺术的追求与现实的残酷之间感到无比的失落。
下半部分转向故乡的描绘,“故园风景依然在”使人感受到一种温暖和宁静,尽管人已老去,但故乡的田园依旧如故,给人以安慰。三顷田、五亩宅的细节描绘,不仅仅是对物质生活的向往,更深层次上是对精神家园的渴望。
整首诗情感丰富,层次分明,既有对青春流逝的感慨,又蕴含着对故乡的深情厚谊,展现了诗人在时代变迁中对个人身份和归属感的思考。
诗歌中心思想是时间的流逝与对故乡的思念,通过描绘衰老与留恋,展现了对安宁生活的渴望和对过去的怀念。
这些意象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故乡的深情向往。
“绿鬓”的意思是:
诗中提到的“归去来”指的是:
整首诗表达了什么主题?
通过这些作品,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诗人对时间、故乡以及人生命运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