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20: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20:23
双调·寿阳曲
渔灯暗,客梦回,一声声滴人心碎。
孤舟五更家万里,是离人几行情泪。
渔船的灯光昏暗,客人梦中醒来,听到一声声滴落的水声令人心碎。
孤舟在五更时分,离家万里,是离人几多情泪在流淌。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虽未直接引用特定典故,但“孤舟”、“离人泪”等意象在古代诗词中常见,反映了古人对离别、孤独和思乡情的普遍情感。
作者介绍:
马致远,元代杂剧作家与诗人,生活在元代中期。他以“天净沙·秋思”而闻名,作品多描绘游子思乡、离别等主题,风格清新、细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元代,社会动乱与战乱频繁,许多人被迫离乡,诗人通过此诗表达对离别与思乡的深切感受,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安定生活的向往与对家乡的思念。
《双调·寿阳曲》以渔灯暗、孤舟为背景,展现了一个游子在夜深人静时的思乡心情。诗的开头,渔灯暗淡,不仅烘托出夜的寂静,也暗示了游子的孤独。客梦回,意味着游子在梦中思念家乡的情景,然而梦醒之后,伴随着滴水声的细微,心碎的感觉油然而生。这里的“滴”字,既可以理解为水滴声的象征,也可以是泪水的隐喻,显示了游子的无助与悲伤。
接着,诗人描绘了孤舟在五更时分的情景,五更是夜深人静的时刻,正是思念最为浓烈的时刻。万里之遥的离家,更加突显了游子的孤独与无奈。最后一句“是离人几行情泪”,让人感受到游子的深情与无尽思绪。整首诗通过精练的语言,深刻地表达了游子对于家乡的眷恋和对离别的无奈,情感真挚而感人。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本诗使用了隐喻、对仗和拟人等修辞手法。比如,水滴声不仅是自然现象,更是内心情感的象征;“孤舟”和“五更”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与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孤舟、渔灯等意象,深刻表达了离人对家乡的思念与离别的苦楚,体现了人们在游历他乡时对故土的深情怀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本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马致远
C. 杜甫
D. 白居易
“渔灯暗”描绘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A. 灯光
B. 寂静
C. 思乡
D. 孤独
“孤舟五更家万里”中的“万里”指的是什么?
A. 近乡
B. 离家远
C. 回家路
D. 漂泊生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双调·寿阳曲》与李白的《静夜思》进行比较,两者都表现了思乡之情,但马致远的作品更加注重离别的孤独感,而李白则更侧重于梦中的思念。两者的情感基调虽有相似之处,但在意象和情境的构建上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