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10:13: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13:59
原文展示:
茅檐元未觉,竹瓦偶先知。被冷浑忘寐,窗明得屡窥。鸡鸣因误早,犬吠极惊疑。我亦胡为者,侵寒要索诗。
白话文翻译:
茅草屋檐原本未察觉,竹制瓦片偶然先感知。被子冷得让人忘了睡觉,窗户明亮让人多次窥视。鸡鸣因为误以为天早,狗吠极为惊疑。我也是为何如此,冒着寒冷还要索取诗句。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子固,号简斋,南宋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尤其擅长写雪景。这首《雪中四诗》是他在雪中创作的系列诗作之一,反映了他在寒冷中的生活感受和对诗歌创作的热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一个寒冷的雪夜创作的,诗人感受到了雪的寒冷和宁静,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诗歌创作的执着和热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雪夜的静谧和寒冷。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茅檐、竹瓦、被冷、窗明等意象,传达了雪夜的宁静和诗人的孤独感。鸡鸣和犬吠的描写,增添了生活的气息和动态感,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周围环境的敏感和观察力。最后两句“我亦胡为者,侵寒要索诗”,直接表达了诗人即使在寒冷中也要坚持创作诗歌的决心和热情,体现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执着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雪夜的静谧和寒冷,以及诗人对诗歌创作的执着和热情。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诗人传达了雪夜的宁静和诗人的孤独感,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诗歌艺术的执着追求。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茅檐元未觉,竹瓦偶先知”中的“竹瓦”象征着什么? A. 雪夜的静谧 B. 雪夜的寒冷 C. 诗人的孤独感 D. 生活的气息 答案:B
诗中“被冷浑忘寐,窗明得屡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温暖 B. 孤独 C. 兴奋 D. 宁静 答案:B
诗中“我亦胡为者,侵寒要索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决心? A. 放弃诗歌创作 B. 坚持诗歌创作 C. 追求温暖 D. 追求宁静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