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03: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03:39
拟古
平原一遗老,九重未知名。
临危观劲节,相视胆为惊。
折陊犹举手,籲天闽无成。
九陨期报国,万古犹光晶。
亦有布衣人,烈烈死弥贞。
回风惜往日,辉映岂独清。
滔滔肉食辈,泚颡徒吞声。
我闻同志士,野祭激高情。
配享遗斯人,忧心每如酲。
在平原上有位年迈的老人,身世背景却无人知晓。
在危急时刻,他目睹了强烈的节操,彼此对视时,心中都感到惊骇。
虽然仍然举手折叠着草茎,但向上天呼喊却毫无成效。
他期盼能为国效力,然而万古流传的光辉依旧如水晶般透亮。
也有一些平民百姓,虽然身份卑微,却以坚定的信念英勇赴死。
微风轻拂,令人怀念往昔,那些光辉岁月岂止是清澈的回忆。
那些贪图肉食的人,满嘴胡言,徒然吞噬理智的声音。
我听说志同道合的朋友们,能在荒野中祭奠,激发出高昂的情怀。
与逝去的英雄配享,内心的忧虑宛如醉酒般难以自持。
作者介绍:吴思齐,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常体现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忠义的追求。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历史动荡,社会动乱,诗人以古为鉴,表达对忠臣孝子的怀念与对当时世态的批判。
《拟古》一诗通过对比古人与现代人的态度,展现了诗人对忠诚与牺牲精神的赞美,同时也对当下的肉食辈表现出深深的失望。诗中开篇用“平原一遗老”引入,勾勒出一个孤独老者的形象,象征着历史的遗存与文化的传承。接着,诗人通过对“劲节”的描绘,强调了忠臣的气节,进一步引发对比与思考。
在“折陊犹举手,籲天闽无成”中,诗人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和对理想的追求。尽管有志之士期盼为国效力,但往往无力回天。接着的“九陨期报国,万古犹光晶”则表现出即使身逢逆境,忠诚的精神依旧闪耀光芒。
此外,诗中提到“滔滔肉食辈”,将贪婪与享乐的现代人群体化,形成鲜明对比。最后,通过“我闻同志士,野祭激高情”表达出对志同道合者的怀念与敬仰,诗人对英雄的追思让人倍感沉重,也让人对未来充满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对仗、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加了诗歌的韵律感和表现力。例如,“滔滔肉食辈”通过排比的方式强调了诗人对贪图享乐者的强烈批判。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对忠诚、牺牲精神的歌颂,表达了对现世道德沦丧的忧虑,激励人们重拾古人的高尚情操。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九重”指的是:
A. 九重天
B. 宫廷
C. 九层楼
“折陊犹举手”中的“折陊”指什么?
A. 折断树枝
B. 折叠草茎
C. 折磨身心
诗人对“肉食辈”的态度是:
A. 赞美
B. 批判
C. 无所谓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屈原的《离骚》进行对比,二者都表现出对忠诚和理想的追求,屈原强调个人遭遇的悲愤,而吴思齐则更侧重于对历史的反思与对后人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