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40: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40:46
岸帻携邸夜夜来,蒲团纸帐竹香台。
直须觅取僧为伴,更为开庵斸草莱。
每晚我都带着帽子和行李来到这里,
在蒲团上,纸帐内,竹香台上,享受安静的时光。
我必须找到个僧人作伴,
再为我们开辟一个庵堂,清理一下草地。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容,号涇渭,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弟弟。他以诗文、词赋和散文等多种文体闻名,作品风格多样,极具个性,常常表达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作于苏辙晚年,他在山中隐居,追求一种宁静的生活,希望能与僧侣共度时光,享受自然之美。反映了他对禅宗思想的向往和对清淡生活的渴求。
苏辙的《和毛君州宅八咏其八山房》是一首体现山居生活的诗歌。诗中描绘了一个宁静、简朴的环境,展现了诗人对禅意生活的向往。开头的“岸帻携邸夜夜来”一句,给人一种朴素的印象,显示出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身外物的淡泊。接着,诗人描绘了自己在竹香台上,享受宁静的时光,这种日常生活的细节,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热爱。
“直须觅取僧为伴”,则体现了他希望有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度这段清闲时光,强调了友谊在这份孤寂生活中的重要性。最后一句“更为开庵斸草莱”则展现了诗人对环境的关注和对生活空间的营造,体现了对禅宗简朴生活的追求。
整首诗充满了宁静、淡泊的情感,诗人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谊的珍视。通过对山房生活的描绘,苏辙传达出一种超然脱俗的生活理想,令人深思。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简朴、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谊的珍视,表现出诗人对禅意生活的追求。
诗中提到的“蒲团”是什么?
诗人想要与谁作伴?
诗中提到的“开庵斸草莱”是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