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送沈秀才之闽中

《送沈秀才之闽中》

时间: 2025-05-07 22:18:29

诗句

越客不成歌,春风起渌波。

岭重寒不到,海近瘴偏多。

野戍桄榔发,人家翡翠过。

翻疑此中好,君问定如何。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18:29

原文展示

送沈秀才之闽中
作者: 皎然 〔唐代〕
越客不成歌,春风起渌波。
岭重寒不到,海近瘴偏多。
野戍桄榔发,人家翡翠过。
翻疑此中好,君问定如何。

白话文翻译

越地的客人无法唱歌,春风吹起涟漪的波浪。
山岭重重,寒气无法到达,而海边却多瘴气。
野外的戍楼旁,桄榔树发芽,人家边上有翡翠飞过。
不禁怀疑这里的情况,朋友你问我到底如何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越客:指越地(今浙江一带)的人。
  • 渌波:清澈的波浪。
  • 岭重:山岭重重叠叠。
  • :瘴气,指潮湿的空气中含有致病的毒气。
  • 桄榔:一种热带植物,常见于南方。
  • 翡翠:一种美丽的鸟,象征着美好和吉祥。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提到的地理和自然景观反映了诗人对南方闽地的印象和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皎然,字璧,号云溪,唐代诗人,主要活动于大历年间。他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送别朋友沈秀才赴闽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和对南方风土人情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闽中的自然景色和人文风情,诗人在送别时感受到浓厚的离愁别绪。开头的“越客不成歌”表达了诗人对客人境遇的同情,接着以“春风起渌波”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象,借以引出对闽地的思考。诗中提到的“岭重寒不到,海近瘴偏多”则反映了南方的气候特点,既有自然的美丽,也有潜在的危险。

接下来的“野戍桄榔发,人家翡翠过”则让人感受到一种生机盎然的气息,桄榔树和翡翠鸟的出现,象征着南方的繁荣与活力。最后一句“翻疑此中好,君问定如何”则是对友人的询问,既是对友人的关心,也是对南方生活的深刻思考,增添了整首诗的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越客不成歌”:越地的人在此无法唱出动人的歌曲,表明环境对情感的压制。
  • “春风起渌波”:春风吹拂,波光粼粼,渌波象征着春天的生机。
  • “岭重寒不到”:山岭重重,寒气无法侵入,暗示了南方温暖的气候。
  • “海近瘴偏多”:海边多瘴气,反映了南方特有的自然环境与人文困境。
  • “野戍桄榔发”:桄榔树在野外生长,象征着南方的生机。
  • “人家翡翠过”:翡翠鸟飞过人家,象征着美好的生活。
  • “翻疑此中好”:诗人对南方的美景产生疑惑。
  • “君问定如何”:对友人的询问,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不安。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对仗和意象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结合,如“岭重寒不到,海近瘴偏多”运用对仗手法,使得诗句韵律优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风光和人文气息,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及对南方生活的感慨,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越客:象征着外乡人,体现离愁。
  • 春风:象征生机与希望。
  • :象征阻隔与困难。
  • :象征未知与潜在的危险。
  • 桄榔:象征南方的繁荣与美好。
  • 翡翠:象征着美好和平静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送沈秀才之闽中》是谁写的?
    A. 王维
    B. 皎然
    C. 李白
    D.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渌波”指的是什么?
    A. 清澈的波浪
    B. 冰冷的河流
    C. 湍急的水流
    D. 浪潮

  3. 诗中“岭重寒不到,海近瘴偏多”想表达什么?
    A. 南方的天气温暖
    B. 南方的海洋危险
    C. 山岭的高大
    D. 人们的生活困境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王维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诗词对比
王维的《送友人》和皎然的《送沈秀才之闽中》均是送别诗,但王维更侧重于对友人情感的抒发,而皎然则更关注自然景物的描绘及对南方生活的思考,两者在风格上有所区别。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星岩二十景 其二 沥湖渔棹 星岩二十景 其一 石室龙床 谒伏波庙 栖云亭 天柱岩 玉虚宫 游七星岩 其二 游七星岩 其一 端午 五日吊屈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一朝之患 釆字旁的字 匕字旁的字 村筋俗骨 一画开天 齿字旁的字 鼎字旁的字 正正堂堂 拓土开疆 曙后孤星 包含贞的词语有哪些 勔勉 山字旁的字 强仇 连茎 目下十行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