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18: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18:29
送沈秀才之闽中
作者: 皎然 〔唐代〕
越客不成歌,春风起渌波。
岭重寒不到,海近瘴偏多。
野戍桄榔发,人家翡翠过。
翻疑此中好,君问定如何。
越地的客人无法唱歌,春风吹起涟漪的波浪。
山岭重重,寒气无法到达,而海边却多瘴气。
野外的戍楼旁,桄榔树发芽,人家边上有翡翠飞过。
不禁怀疑这里的情况,朋友你问我到底如何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提到的地理和自然景观反映了诗人对南方闽地的印象和情感。
作者介绍
皎然,字璧,号云溪,唐代诗人,主要活动于大历年间。他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送别朋友沈秀才赴闽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和对南方风土人情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闽中的自然景色和人文风情,诗人在送别时感受到浓厚的离愁别绪。开头的“越客不成歌”表达了诗人对客人境遇的同情,接着以“春风起渌波”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象,借以引出对闽地的思考。诗中提到的“岭重寒不到,海近瘴偏多”则反映了南方的气候特点,既有自然的美丽,也有潜在的危险。
接下来的“野戍桄榔发,人家翡翠过”则让人感受到一种生机盎然的气息,桄榔树和翡翠鸟的出现,象征着南方的繁荣与活力。最后一句“翻疑此中好,君问定如何”则是对友人的询问,既是对友人的关心,也是对南方生活的深刻思考,增添了整首诗的情感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对仗和意象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结合,如“岭重寒不到,海近瘴偏多”运用对仗手法,使得诗句韵律优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风光和人文气息,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及对南方生活的感慨,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送沈秀才之闽中》是谁写的?
A. 王维
B. 皎然
C. 李白
D. 杜甫
诗中提到的“渌波”指的是什么?
A. 清澈的波浪
B. 冰冷的河流
C. 湍急的水流
D. 浪潮
诗中“岭重寒不到,海近瘴偏多”想表达什么?
A. 南方的天气温暖
B. 南方的海洋危险
C. 山岭的高大
D. 人们的生活困境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维的《送友人》和皎然的《送沈秀才之闽中》均是送别诗,但王维更侧重于对友人情感的抒发,而皎然则更关注自然景物的描绘及对南方生活的思考,两者在风格上有所区别。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