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29: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29:52
奉同颜使君真卿清风楼赋得洞庭歌送吴炼师归
名山洞府到金庭,三十六洞称最灵。
不有古仙启其秘,今日安知灵宝经。
中山炼师栖白云,道成仙秩号元君。
三千甲子朝玉帝,世上如今名始闻。
吐纳青牙养肌发,花冠玉舄何高洁。
不闻天上来谪仙,自是人间授真诀。
吴兴太守道家流,仙师远放清风楼。
应将内景还飞去,且从分风当此留。
湖之山兮楼上见,山冥冥兮水悠悠。
世人不到君自到,缥缈仙都谁与俦。
黄鹤孤云天上物,物外飘然自天匹。
一别千年未可期,仙家不数人间日。
这首诗描绘了名山洞府的神秘与灵气,提到三十六个洞天的灵性。诗人感叹没有古仙传授秘密,难以理解灵宝经的真谛。中山的炼师在白云中栖息,成为了道成仙的元君。他每天朝拜玉帝,世人如今才开始知道他的名号。炼师通过吐纳来养生,花冠和玉舄显得高洁无比。诗人表示并非天上来的谪仙,而是人间传授的真诀。吴兴的太守道家流派,仙师被远送到清风楼。诗人希望他能将内心的景象留在这里,和分风一起飞去。湖上山的景色在楼上可见,山水交融,令人悠远。世人未能到达的地方,仙师却自如到达,缥缈的仙境又有谁能相伴。黄鹤孤云在天上飘荡,物外的飘然似乎是天上的一部分。千年一别难以预期,仙家在世间的日子屈指可数。
皎然,唐代诗人,生于845年,卒于911年,字惟明,号渔隐,晚唐著名的山水诗人,擅长描写自然景色,作品风格清新脱俗。
这首诗作于皎然与道家炼师吴炼师分别之际,诗人借助对洞庭湖及其灵气的描述,表达了对道教文化的敬仰与对友人的依依不舍。
皎然的《奉同颜使君真卿清风楼赋得洞庭歌送吴炼师归》是一首充满道教文化色彩的诗作。诗中通过对名山洞府的描绘,展现了道教的神秘与灵气。同时,诗人对吴炼师的赞美与不舍之情贯穿全篇,生动地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道教思想的推崇。诗中多处提到青云、白云等意象,象征着超凡脱俗的境界,体现了诗人对仙道的向往。
整首诗在结构上严谨,意象丰富,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对仗、比喻等,增强了表达的艺术效果。特别是在描写自然景观时,诗人用“山冥冥兮水悠悠”形象地呈现了湖光山色的悠远与静谧,营造出一种超然的氛围。结尾处提到的“千年一别未可期”,更是将人与仙的距离拉得极其遥远,令人感慨。整首诗不仅是对友人的送别,同时也蕴含了对道教思想的深刻理解与欣赏。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道教文化的赞美与对友人深厚情谊的表达。通过对名山洞府的描绘,展示了超凡脱俗的理想境界,体现了诗人对修道者的向往和对人世间短暂生命的感慨。
诗中提到的“灵宝经”指的是什么?
a) 道教经典
b) 佛教经典
c) 儒家经典
“黄鹤孤云”的意象表达了什么?
a) 友谊
b) 自由与超脱
c) 生活的艰辛
这首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什么?
a) 伤感
b) 赞美
c) 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