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奉陪陆使君长源诸公游支硎寺(寺即支公学道

《奉陪陆使君长源诸公游支硎寺(寺即支公学道》

时间: 2025-04-26 20:54:37

诗句

尝览高逸传,山僧有遗踪。

佐游继雅篇,嘉会何由逢。

尘世即下界,色天当上峰。

春晖遍众草,寒色留高松。

缭绕彩云合,参差绮楼重。

琼葩洒巾舄,石瀃清心胸。

灵境若可托,道情知所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54:37

原文展示

奉陪陆使君长源诸公游支硎寺

皎然 〔唐代〕

尝览高逸传,山僧有遗踪。
佐游继雅篇,嘉会何由逢。
尘世即下界,色天当上峰。
春晖遍众草,寒色留高松。
缭绕彩云合,参差绮楼重。
琼葩洒巾舄,石瀃清心胸。
灵境若可托,道情知所从。

白话文翻译

我曾经阅读高雅的传说,山中的僧人留有遗迹。
陪伴游览继续写下优雅的诗篇,盛会又如何能相逢?
尘世就像是下界,色彩的天空则在上峰。
春日的阳光普照众多的草木,寒冷的色彩留在高高的松树上。
缭绕的彩云交织在一起,层叠的华丽楼阁重重叠叠。
琼花洒落在我的衣襟上,石凳清凉让我心胸开阔。
若灵境可以托付,道理的情感又从何而来?

注释

  • 高逸传:指的是崇高飘逸的传说或故事。
  • 山僧:指山中的僧人,常用来描绘隐士或高人。
  • 尘世:指世俗的世界,与道教的清净世界相对。
  • 春晖:春天的阳光。
  • 寒色:指冷峻的色调,常与松树的影像相联系。
  • 琼葩:美丽的花卉,用来形容优雅的事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皎然(约735—799年),字明亮,号皎然,唐代诗人,主要以山水诗和隐逸诗闻名。他的诗风清丽脱俗,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皎然与陆使君及众公游览支硎寺时,表达了他对高雅文化的追求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社会交往中的无奈。

诗歌鉴赏

本诗以优美的山水意象和深邃的哲理思考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文的独特理解。诗中“山僧有遗踪”暗示了隐士在历史长河中的微妙影响,表现了对前人高尚品格的追思;而“尘世即下界,色天当上峰”的对比则揭示了现实世界与理想境界之间的差距。

诗的意象丰富,特别是“春晖遍众草,寒色留高松”展现了春夏交替的自然景象,象征着生命的复苏与坚韧。诗人通过“缭绕彩云合,参差绮楼重”的描绘,传达出一种美的和谐与复杂,显示出他对景物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悟。

最后,“灵境若可托,道情知所从”则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渴望与追求,展示了诗人心灵的纯净与对道理的思考。这首诗不仅具有强烈的个人情感,同时也融入了对自然、人生哲理的思索,深具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尝览高逸传:我曾经看过关于高雅逸士的传记,表现诗人对高人传说的向往。
  2. 山僧有遗踪:山中的僧人留下的足迹,暗示隐士的影响。
  3. 佐游继雅篇:陪伴游览的同时,继续写下优雅的诗篇,表现诗人对文化传播的重视。
  4. 嘉会何由逢:美好的聚会又如何能相逢,表露出对人际交往的无奈。
  5. 尘世即下界:世俗生活与理想境界的对比,反映诗人的哲思。
  6. 色天当上峰:色彩的天空在高峰之上,传达出理想的遥不可及。
  7. 春晖遍众草:春天的阳光洒遍大地,象征生命的希望与繁荣。
  8. 寒色留高松:寒冷的色彩停留在高松之上,意象的对比增强了诗的层次感。
  9. 缭绕彩云合:美丽的彩云缭绕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场景。
  10. 参差绮楼重:层叠的华丽楼阁,表现出繁华与复杂。
  11. 琼葩洒巾舄:美丽的花瓣洒落在衣襟上,暗示优雅的生活态度。
  12. 石瀃清心胸:清凉的石凳让人心胸开阔,表现出对自然的向往。
  13. 灵境若可托:若灵境可以寄托,表达对理想生活的渴望。
  14. 道情知所从:对道理的感悟从何而来,表现诗人对哲理的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尘世即下界”,将世俗生活比作下界。
  • 对仗: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增强诗的韵律感。
  • 意象交融:如春与寒色的对比,展现丰富的情感层次。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高雅文化的追求、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唐代文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理想境界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高逸:象征超脱尘世的高雅品质。
  • 山僧:代表隐士文化,暗示超然的精神追求。
  • 春晖:象征生命的希望与复苏。
  • 寒色:象征坚韧与清冷的美。
  • 琼葩:代表优雅与美好,象征诗人的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山僧”指的是谁?

    • A. 隐士
    • B. 学者
    • C. 商人
  2. “尘世即下界”中的“下界”指的是?

    • A. 现实生活
    • B. 理想世界
    • C. 天界
  3. 诗人通过“春晖遍众草”想表达什么?

    • A. 生命的希望
    • B. 寒冷的冬天
    • C. 诗人的孤独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问答》 by 王维
  • 《登高》 by 杜甫

诗词对比

  • 皎然 vs 王维:二者均以山水为题材,但皎然更注重隐逸与文化的结合,而王维则注重自然与人心的融合。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梁氏水斋 长安春 寄薛先辈 燕来 不寐 村笛 病中闻相府夜宴戏赠集贤卢学士 使院黄葵花 独吟(以下四首,俱悼亡姬作) 和人春暮书事寄崔秀才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翻翻覆覆 包含瞠的词语有哪些 李下无蹊径 障碍 落魄江湖 弃行改业 靣字旁的字 足字旁的字 革字旁的字 溢语 被发阳狂 诟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改梁换柱 風字旁的字 抚戢 缶字旁的字 蒙在鼓里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