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4:51: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4:51:49
青衫湿
作者: 顾贞观 〔清代〕
玉兰堂下新阴薄,
轻暖复轻寒。
绣床开也,燕泥晨落,
移近栏干。
日迟人懒,青梅豆涩。
紫蔗浆寒。
别来生受,些儿供养,
也当加餐。
在玉兰堂下,新生的阴影微薄,
温暖又带着些许寒意。
绣床已经打开,燕子在晨露中落下泥土,
我把它移近栏杆。
太阳迟迟不升,人也懒散,青梅的豆子还未成熟。
紫蔗的浆水也显得寒冷。
自从别离以来,虽然我受了一些生活的供养,
但仍然希望能多一些美味。
无明显典故,但通过提到燕子、青梅等,体现自然的季节变化与生活的细腻感受。
作者介绍:顾贞观,清代诗人,擅长描写日常生活与自然景观,作品常流露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厚的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一个温暖却带着寒意的春季,描绘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锐感受,反映出人们在季节变化中对生活的思考。
《青衫湿》是一首充满春日气息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春天的温暖与寒冷交织在一起,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念。开头两句“玉兰堂下新阴薄,轻暖复轻寒”,既描绘了春天的氛围,又引发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人通过“绣床开也,燕泥晨落”这一细节,巧妙地将春天的生机与生活的琐碎结合在一起,透过日常生活的点滴,展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又描绘了“日迟人懒,青梅豆涩”,在描写自然的同时,融入了个人的情绪,似乎在表达一种对生活的懒散与无奈。最后两句“别来生受,些儿供养,也当加餐”则进一步将诗人的思考引向对生活的反思与期待,表现了一种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用词简练却意蕴深远,展现了诗人在细腻生活中对时间与生命的思考,给人带来深刻的印象。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琐事的观察与思考,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玉兰堂”主要用来表现什么?
A. 春天的气候
B. 生活的细节
C. 自然的生机
D. 以上皆是
“青梅豆涩”中的“青梅”象征什么?
A. 美好生活
B. 青春的苦涩
C. 生活的甜蜜
D. 自然的变化
诗人通过什么手法表现时间的流逝?
A. 比喻
B. 拟人
C. 叠词
D. 对仗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