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9:42: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9:42:32
南乡子·东武望馀杭
作者: 苏轼
东武望馀杭。云海天涯两杳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在东武山上遥望余杭,眼前云海茫茫,天涯一片朦胧。何时才能功成名就,得以回乡呢?我醉笑着陪公子饮酒三万场,不用再诉说离别的酒杯。痛痛快快地喝酒,向来别有一番滋味。今夜送你归去,灯火冷清,河塘边,泪水悄然流下,羊公却是姓杨。
诗中提到的“羊公”指的是三国时期的羊祜,他以节操和才华被后人称颂。此处提及,与离别情感相呼应,表达了对朋友的不舍与怀念。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兼具豪放与细腻,擅长表达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
该词作于苏轼因政治原因被贬至杭州时,正值人生低谷,表达了他对功名成就的渴望及对故乡和友人的思念之情。
《南乡子·东武望馀杭》是苏轼在余杭游玩时的即兴之作,诗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盼与对过往的感慨。开头“东武望余杭”即点明了写作的背景,身处高处,目之所及尽是云海和远方的模糊景象,传达出一种无尽的思索与孤独感。接着,诗人直言“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表明了他对前途的迷茫和对故乡的思念,既有对理想的追求,也有对现实的无奈。
“醉笑陪公三万场”一句,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在失意时仍然选择醉笑面对生活的乐观态度。最后的“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则在意象上构建了一个寂静的送别场景,伴随着“堕泪羊公却姓杨”的感慨,流露出对离别的伤感和对友人的深切怀念。
整首词在意象上表现出一种从容与淡然,虽有对功名的渴望,但更多是对人生的感悟和对友情的珍视,体现了苏轼独特的个性与情怀。
整首诗歌反映了苏轼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对友谊的珍重与对故乡的思念,情感细腻而深沉。
东武望余杭的意境主要表达了什么?
A. 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B. 诗人对友谊的珍重
C. 诗人对未来的期盼
D. 以上皆是
“醉笑陪公三万场”中的“公”指的是谁?
A. 友人
B. 自己
C. 诗人父亲
D. 不确定
“羊公却姓杨”中的“羊公”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A. 司马光
B. 羊祜
C. 陶渊明
D. 杜甫